王爺怎麼都沒有想到王妃要說的居然是這些,仿佛冷水潑頭,之前的好心情頓時消失了大半,冷冷道:”今日乃王妃壽誕之日,說這些不吉利的話幹嗎?”
“今日不說,隻恐今後再沒有機會說了。”
“你。。。你這是何必呢?當今天子無道,百姓有倒懸之苦,孤身為宗室理當上安社稷,下撫黎民,此舉非為孤一己私利,實是為了天下蒼生!”
“父有過,子當勸。君有過,臣當諫。即便當今天子所為不道,王爺您身為宗室臣子,於國於家,於公於私,都應當規勸才是,奈何行此不忠不義之事。況當今天子雖有微瑕,終非桀紂之君,百姓雖苦,畢竟尚無從逆之心。王爺若硬要逆天而行,隻怕終究是螳臂當車,自取其禍啊。”
”天下大事你們一介女流如何懂得,昔日唐太宗弑兄逼父,終成一代明君。本朝成祖爺入清君側,終開大明萬世不拔之基。孤取法先賢有何不妥,愛妃何不學那長孫皇後,徐皇後,輔佐為夫成就大業,到時你我共享榮華,名垂史冊,豈不勝於在此為人臣子?“
“王爺此言差矣,您為人臣子,若要取法先賢,理當學諸葛武侯鞠躬盡瘁,文丞相舍身取義。奈何學曹阿瞞,司馬仲達狐媚以取天下?即便是為天子,理當效法堯舜,唐太祖何足模仿?為人妻者,理當輔佐夫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上為忠臣,下為孝子。奈何為一己私欲,而行此傷天害理,背情違法之事?臣妾亦知良藥苦口,忠言逆耳,可妾與王爺夫婦一體,實不忍見王爺一失足成千古恨。”
“好了,好了,孤看你是怕孤王榮登九五之後,妃嬪日多,移寵她人,故而才發此語吧!”終於王爺的言語中明顯透出了怒氣。婁妃怎麼都沒想到自己一片苦心竟然被如此誤會,她也是個清高之人,當下不禁又氣又屈,眼眶頓時就濕潤了,過了良久才哽咽著說道:“王爺,王爺,你,我結發夫妻,至今相伴數十餘載。您難道不知臣妾是什麼樣的人嗎?奈何出此傷人之語?罷,罷,罷,既然您都如此說了,臣妾還有何言?今後凡事聽王爺自為,皇後之榮妾不敢望,殺身之禍妾不敢免。今天臣妾有些不舒服,先行告退了。”婁妃說罷居然就真的起身離開。
“愛妃留步。”王爺此時見狀也不禁有些後悔,感覺自己剛才話確實說重了,忙想勸慰幾句。可沒想到王妃連頭也沒回,自顧自退回寢宮,一場原本熱鬧的壽筵竟然鬧得如此不歡而散。隻留下王爺坐在原位,麵沉似水。。。
與會群豪誰沒想到會發生如此變故,一時之間愣在原地都不知該如何是好。最後畢竟還是左魁追隨王爺多年,忠心不二,出言解勸道:“王妃今日想是多飲了幾杯,故而一時失態何況其也是關心王爺,故而才發此語,畢竟情有可原,還望王爺不必太過介懷。”
“左總管,畢竟還是你隨孤多年,能體察孤之用心啊。其實孤又何嚐不知王妃情深義重,然而大丈夫生於世理當拔三尺青鋒立不世之功,豈可庸庸碌碌與草木同朽?更何況孤與那無道昏君俱是太祖子孫,他可為帝,孤為何不可?如今內有奸臣為患,外有的盜寇作惡,此正千載一時之機,孤此舉亦不過順天應人而已,想來後世應能體諒孤的一片苦心吧。”
“王爺英明,順天應人,實乃社稷之福,萬民之幸。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說來也真是諷刺,這世上正人君子不可多得,反倒是阿諛奉承的卑鄙小人斬之不盡,誅之不絕,還哪都有。這不,王爺這才話音剛落,低下群豪中有幾個乖覺的,連忙跪倒,一片讚譽之詞。旁人見狀也唯恐落後,大殿中頓時呼拉跪倒一片,牙迫於無奈,也隻好隨眾跪下,心中不禁暗自鄙夷:“大丈夫生於世,理當頂天立地,威武不屈。可看看這些人,有不少還是江湖上響當當的人物,如今竟然為了名利二字對人如此卑躬屈膝,百般奉承,還稱得什麼英雄,道得什麼好漢?今日若非為了大局著想,我堂堂樂聖安屑於與此輩為伍?”
王爺生平好大喜功,聽了眾人一派歌功頌德,頓時就將之前的些許不快拋諸腦後,笑道:“各位愛卿平身,畢竟還是你們通達世情,來,孤王在此敬各位一杯,感謝大家長久以來的出力報效,今後還望再接再厲,隨我殺傷北京,問鼎天下,將來大業得成,諸位都是開國功臣,子子孫孫永享福貴。”
“多謝王爺,願王爺早日榮登大寶,千秋萬歲,一統天下。”眾人見王爺敬酒當真是受寵若驚,趕忙各找杯盤,當即眾人一飲而盡,表情之滿足,想來就是玉液瓊漿也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