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0章 後記(4)(1 / 1)

企業要進行有效的營銷工作,就必須確立符合企業實際的市場營銷理念,並與企業的營銷戰略保持一致,相對穩定。據哈佛大學商學院的E?RaymondCorey教授分析,以GE為代表的美國優秀的企業都有一個經得住時間和實踐考驗的企業經營理念,都在投資、並購、工廠選址、技術發展方向等問題上強調與經營觀念保持一致,它是企業提高競爭力的基礎和前提。從寶潔的品牌營銷,可口可樂的特許經營,斯沃琪的差異化影響,馬獅的關係營銷到戴爾大規模定製化營銷,他們的共性在於都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營銷觀念。但哲學的基本原理告訴我們,穩定是相對的,變化是絕對的。由於企業的內外環境在變,所以企業也要隨時微調自己的理念,矯正企業的營銷行為,在保持經營理念相對穩定性的同時,企業又應有階段性的目標調整。對於不適應市場發展和企業實際的經營理念,企業應果斷做出調整。

進入21世紀,隨著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行業利潤率也在逐步下降,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此時,企業營銷觀念又被賦予了新內容,有了新發展。企業在新品開發、產品降價、銷售網絡設置、廣告費投入、企業形象推廣等營銷活動中,存在著單純“繼承”與不斷“更新”營銷觀念的博弈;存在著努力“滿足”與“創造”顧客需要的博弈;存在著企業“長期利潤和總利潤的最大化”與企業“有形與無形價值最大化”的博弈;存在著“優勝劣汰”或“共生共存”市場競爭的博弈。這樣,如果我們將市場營銷觀念和市場營銷觀念的新發展視做兩極,那麼企業應把握營銷觀念的兩極,積極尋求兩極的平衡點。所以,企業營銷觀念在穩定和調整的平衡中存在博弈。

企業單純“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可能導致企業向顧客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的同時,增加成本,削弱企業的競爭優勢。所以,提高企業整體營銷實力,避免一些不該發生的服務事故,“防患於未然”比單純追求服務的數量更有價值。企業既要以消費者為中心開展企業的營銷活動,又要努力獲取理想的利潤;滿足消費者的需要是有條件的,即這部分顧客必須是企業目標市場的顧客;滿足顧客需要固然重要,但是在許多市場也許創造需要更有價值;“長期利益和總利益的最大化”雖然已經是企業追求的長遠目標,但企業有形的利潤價值和無形的企業形象價值也許更應該成為企業追求的終極目標。

以上一些營銷的博奕觀點,不知海內營銷高手,以為如何?當然,由於實踐經驗所限,在編寫本書的過程中難免存在疏漏,懇請實務高手理論專家予以指正,討論交流。

尊敬的書友,本書選載最精華部分供您閱讀。留足懸念,同樣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