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8章 後記(2)(1 / 1)

營銷觀念強調企業市場營銷始於市場,營銷戰略指導企業的營銷戰術,但在實踐中,企業決策往往恰恰相反,即先有戰術技巧後有戰略定位。曾經風靡世界的SONY微型收錄機,起因於要生產一種“口袋裏能夠裝得下”的收錄機,之後企業組織技術攻關、實驗、向市場推銷。企業家湯姆?莫納漢采用的戰術僅僅是把比薩餅送貨上門,通過建立遍布全國的連鎖網絡,實現“30分鍾內比薩餅送貨上門,保您滿意”的服務宗旨,因為沒有第二家這麼做,所以成為飲食業巨子。維克斯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治療傷風感冒的新藥,使人昏昏欲睡,副作用明顯。然而,當把它定位在“第一種夜間使用的感冒藥”——“奈奎爾”(NyQuil)之後,該藥成為維克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新產品。

博弈觀念在企業戰略競爭中的應用

孫子曰:上兵伐謀。謀即謀略、戰略。戰略營銷,棋高一籌;戰略失誤,全盤皆輸。企業戰略競爭是指企業在競爭中應始終追求“有形與無形價值最大化”,而不僅是總利潤和長期利潤“有形價值的最大化”;企業在產品、價格、分銷渠道和促銷等營銷戰術的實施上,在知識、技術、人才、資本等資源配置上,應避免與競爭對手的惡性競爭,實現從“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向“共生共存”的市場競爭轉移。

20世紀90年代後期,在我國企業拚殺價格,爭奪有限的市場占有率,爭當中央電視台“標王”時,一些已經進入我國的跨國企業卻在悄然收購品牌、收購企業或實現聯合。他們利用中國的一些知名品牌已經擁有的地域優勢、文化優勢、銷售渠道優勢、人才優勢和勞動力成本優勢,迅速占領了中國的大片市場,而中國的一些知名品牌卻陸續自生自滅,比如沙市日化的“活力28”,杭州的“孔鳳春”,上海的“美加淨”等。盡管有的企業又采取了一些補救措施,重新買回了自己的品牌,但是企業花的錢豈不是太“冤”!

在國際市場,多家跨國公司間的兼並、聯合、重組,避免了他們之間的相互殘殺,一艘艘航空母艦打造成功,新的國際市場的壟斷由此形成。正如著名的銀行家勃納德?巴舍奇說的一樣:“你並不需要熄滅別人的燈光以使自己的明亮”。在市場競爭中,企業應冷靜分析自身的優劣勢,及時調整營銷戰略,謀取企業的長期生存和發展。企業不但要敢於競爭,更要善於競爭;不但要有參與競爭的意識,更要有善於競爭的謀略。與其臨渴掘井,不如未雨綢繆,戰略競爭觀念是防止企業陷於戰術競爭旋渦的救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