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主動關懷,讓感情進階(2 / 3)

林肯曾經說過:“一滴蜂蜜比一加侖的膽汁能吸引更多的蒼蠅。人也是一樣,倘若你能贏得人心,首先讓他相信你是最真誠的朋友。這樣,就像有一滴蜂蜜吸引住他的心,也就是一條坦然大道,直達他的理性彼岸。”

朋友間坦誠以待雖說是一種美德,不過也要有一定的分寸,常言道,距離產生美,朋友間的關係再親密,可保持一定的距離還是十分必要的。朋友間的距離以何種標準為好呢?

有這樣一個寓言:

山中的野豬在入冬之後,要用彼此的體溫取暖,可是它們混身長滿了刺,挨得太近,就會傷了對方,隔的遠了,又無法取暖,於是它們費盡心思,終於找到一個既能取暖又不傷害對方的距離,這樣生存下來。

這個寓言用在人際間,特別是朋友間相處是十分適用的。朋友間既要真誠相處,又要避免傷害,如此,就要有一個合適的尺度,涉及自己的秘密或隱私還是避開不談的好,涉及利益問題也不能“咱倆誰跟誰呀”。人自己和自己有時還會產生矛盾,更何況是和別人,因此朋友間切忌不分彼此,以免傷了和氣。

功利交友,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朋友對自己能有所幫助,這原本沒什麼不對,因為每個人在做選擇的時候都會自然的趨利避害。可是倘若在交友上太功利了,一旦覺得對方沒有什麼利用價值,就走開,這樣的做法會讓周圍的人感到極為不適,大家也就沒有與自己交往的願望了。

大家都有一些習慣,願意向一些優秀出色的人身邊靠攏。好比能夠與事業有成的人締結關係,就能夠巧妙地利用對方那股氣勢。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交上的朋友,往往無法培育出可靠的人際關係。因為萬事順利、春風得意的人,人人都想與其結識,都想和其成為朋友,一方麵他也顧不過來,另一方麵他也不希望與巴結他的人成為朋友。

不過,事事無絕對,現在看來十分有價值的朋友,誰都不會知道明天的命運會如何。為人處世,還要有長遠眼光。今天的付出,也許到明天就會獲得收獲,事事都用平常心去麵對。交朋友也同樣是如此,不要被功利心左右。

浩克是美國一個律師事務所的律師,隻因為一念之差,投資的股票幾乎盡虧,在如此絕境的時候他收到一封信。信是一家公司總裁寫的:願意將公司30%的股權轉讓給他,並聘他為公司和其他兩家分公司的終身法人代理。他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於是他找上門去,總裁是個40開外的波蘭裔中年人。“還記得我嗎?”總裁問。浩克搖搖頭。總裁微微一笑,從碩大的辦公桌的抽屜中取出一張皺巴巴的5塊錢彙票,上麵夾著的名片印著浩克律師的地址、電話。

浩克仔細想了想,終於記起這麼一樁事情。原來10年前,這位總裁在移民局排隊辦工卡,排到他時,移民局已經快關門了。沒想到,他還少5美元申請費。假如那天拿不到工卡,雇主就會另雇他人了。正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是浩克從身後遞了5美元上來,他們還彼此交換了名片。

後來這位總裁有錢之後,第一件事就想把這張彙票寄出,不過一直沒有這樣做。因為他單槍匹馬來美國闖天下,經曆了太多的冷遇和磨難。這5塊錢改變了他對人生的態度,也改變了他的命運。所以它沒有輕易地就寄出這張5塊錢的彙票,因為這5塊錢不再是金錢能夠衡量的了。

故事中的浩克以5塊錢買的原始股票,獲得了豐厚的回報。所謂“投之以木瓜,報之以桃李”,當朋友有困難,或是由於某些特殊情況而暫不得勢時,我們不可以用過度的功利心去交往,應以平和的心去麵對,或許我們獲得的不僅僅是友誼。

人世變化無常,所有人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挫折、失勢是難免的。當人們落難的時候,正是對周圍的人,尤其是對朋友的考驗。困難時離你而去的人也許從此成為路人,同情、幫助你渡過難關的人,是能夠讓人銘記一輩子的。所謂莫逆之交、患難朋友,說的就是在困難時期產生的朋友,這時形成的友誼是最有價值、最令人珍視的。

在失意的時候還能夠相互扶持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一個人失勢時,常常會遭到眾人的漠視,原來與他過從甚密的人都離他而去,倘若此時你伸出援助之手,與之交往,他就會心存感激,銘記一輩子。對失勢的人說一句暖心的話,就像對一個將倒的人輕輕扶一把,能夠使他得到支持和寬慰。

老徐曾任某公司總經理,每年年底,禮物、賀卡就像雪片一般飛來。可是當老徐退休之後,所收的禮物隻有寥寥的一兩件,賀年卡更是一張也沒有收到。原來訪客往來不絕,而今年卻沒幾個人。

正在他備感失落的時候,以前的一位下屬帶著禮物來看他。在當初任職期間,老徐並不十分重視這位職員,這個人的來訪,不由得讓他感動得熱淚盈眶。

過了兩三年後,老徐被之前的公司聘為顧問,他很自然地就重用提拔這位職員。因為這個職員能在沒有任何利益關係的情況下,登門拜訪,所以給老徐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倘若與那些暫時不得勢的人交往,並成為好朋友,那就完全不同了,就像買股票一樣,買了最有價值的原始股,就如同給“冷廟”燒香的道理是一樣。平常人燒香都選香火鼎盛的廟,是認為這種廟比較靈驗,能夠庇護自己各方麵順利如意。越是香火鼎盛的廟,越是吸引香客。其實,人的趨炎附勢的行為和燒香的行為是一樣的,總是向當紅的人聚攏。

所以,不少人的交友狀態變成了這個樣子:有酒有肉時,稱兄道弟;無酒無肉時,各奔東西;有錢有財時,親密無間;無錢無財時,形同路人;有權有勢時,門庭若市;無權無勢時,門前冷落;年輕貌美時,情意綿綿;年老色衰時,立即就被拋棄……這些所謂的朋友,交的都是大家身上的利益,因而算不上真正的朋友。

北宋宰相司馬光曾推薦劉元城到集賢院供職。有一天,司馬光向劉元城說:“你知道我為何會推薦你嗎?”劉元城說:“是因為我和先生往來已久罷!”原來,劉元城中了進士後,沒有立刻進入仕途,而是跟著司馬光學習了一段時間。司馬光說:“不對。是因為我賦閑在家的時候,每到時令節日,你都會來信或者親自來看我,問候不斷。但是我當宰相以後,你卻沒有一封書信來問候我,這才是我推薦你的真正緣故。”

其實交朋友真的沒有那麼複雜,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一麵,都有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隻要始終保持一顆接納的心,就能夠發現周圍每一個人都是那麼可愛,都有許多值得我們欣賞和學習的地方,自己的視野開闊,心胸寬廣,周圍的朋友自然也就多了。

一定記住:功勞是大家的

將紅花讓給老板戴,其實真正的紅花還是屬於自己的。那些鋒芒畢露的人是紅花的主人嗎?從表麵上看他們獲得了紅花,可是也許會因此而丟了性命。鋒芒太露而惹禍上身的經典例子,就是舊時的為人臣者功高震主。

打江山時,各路英雄彙聚一個麾下,鋒芒畢露,一個賽一個的有能耐,主子當然需要靠著這些人的才能實現自己圖霸天下的野心。可是天下已定,這些虎將功臣的才華卻不會隨之消失,這時他們成了皇帝的心病,因此屢屢有開國初期斬殺功臣之事,所謂“殺驢”是也。韓信被殺,明太祖火燒慶功樓,都是如此。

倘若有一天你成功了,千萬要記得主動和身邊的人分享獲得榮譽後的快樂。

道理十分簡單,就像你親手培植、灌溉的果樹,終於碩果累累,你把一小部分分給附近的人們,他們都會為你祝福。可是,你要是把那棵樹圈起來,防著守著,認為別人肯定會去偷,甚至你的樹幹也都會被砍掉。獨享榮耀的人讓別人變得暗淡,甚至會認為你的存在是一種威脅。一個獨自攬著榮譽不放的人,最終隻會自食苦果。

一個部門經理這一年的業績十分突出,到了年底,老板在表彰會上專門表揚了他,除了公司頒發的獎金外,還另外塞了一個紅包。在大會上,主持人還特意讓他上台談談心理感受。

他拿過話筒就說自己在這一年中如何的兢兢業業,學習了多少知識,工作能力怎麼提高,可就是沒有提到上司對他的信任和重用,更是忘了感謝同事和下屬的幫助與合作。

大會結束後,他一溜煙地沒影兒了,也沒有邀請同事們慶祝一下。

雖然表麵上大家都沒有說什麼,可是從此他的上司開始有意刁難他,同事們也漸漸的疏遠他,下屬們也變得懶散了,還時不常的頂撞他。

一個月過去了,他之前掛在臉上春風得意的笑容消失了,漸漸成了孤家寡人。

不要感慨這個部門經理的上司、同事或者下屬氣量狹小。其實造成這種局麵的原因正是這個人。傻乎乎地一個人抱著所有榮耀,別人自然就會看不順眼。

假如你成功了,一定要記得感謝。為什麼那些名人接受采訪的時候,總要感謝一堆人,家人、朋友、老師、同學、領導、工作人員,甚至對手?

你不要覺得這是華而不實的形式,不值得學習,可這正是你必須要做的事。記得感謝同事的協助,特別是要感謝上司和地位高的人,謝謝他對你的提拔、指導、支持還有栽培。這絕對不是阿諛奉承,這些話足以消除別人對你的嫉妒,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和榮譽、成功聯係在一起,你的感謝能夠使別人反過來感謝你注意到了他自己。倘若你感謝的是下屬,你得到的將更多,他們會更加拚命賣力地為你工作。曆史上,衛青就是一個善於分享功勞的人。

衛青一生七次率兵出擊匈奴,用兵敢深入,奇正兼擅;為將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作戰常奮勇爭先,將士皆願為其效力。

漢武帝為了獎勵衛青的功勞,封賞衛青六千戶。同時封衛青的兒子衛伉為宜春侯,衛不疑為陰安侯,衛登為發幹侯。衛青堅決推辭,說:“臣幸得待罪行閑,賴陛下神靈,軍大捷,皆諸校尉力戰之功也。三個兒子尚年幼,分寸未立,何敢受封!”漢武帝笑道:“卿可放心,諸校尉皆有賞。”

在一次作戰中,因為部下蘇建的失誤導致了戰鬥的失利。當時衛青完全能夠殺掉蘇建以正軍規。可是衛青並沒有這樣做,而是把蘇建送回長安讓漢武帝處理。他是這樣解釋的:“我衛青有幸以皇親身份受到寵信,在軍中任職不怕沒有威嚴。周霸勸我建立威嚴,這樣就大失人臣應有的本分。就算我有權斬殺將領,也不應以我地位的尊貴和所受的寵信擅自誅殺將領於境外,還是送到天子麵前,讓天子親自裁奪吧!這樣也能夠看出做人臣的不敢專權恣縱,不也很好嗎?”正是在他的幫助下蘇建性命才能夠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