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拋掉城府,收獲友誼(1 / 3)

現代人愛慕虛榮,喜歡比較,也喜歡計較一時的得失成敗等。生活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快樂變的很稀少。其實,快樂存在於我們的心中,在我們的生活中學會不比較,不計較,就會有快樂的自己。朋友間的相互攀比沒有止境,隻會是包袱。倘若總是去跟比自己富裕的人作比較,老是想去超過他們,那麼我們或許永遠都會有些失落。攀比的結果必然會是痛苦。假如眼前一時的榮耀會給自己帶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痛苦,如果表麵的風光會給自己的內心帶來重重壓力,我們為什麼還要攀比呢?我們活著是為了給自己活,還是給人看呢?更何況這樣還會失去珍貴的友誼。

麵對他人嫉恨盡量學會“示弱”

我們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要學會向朋友、同事、領導,甚至你的對手“示弱”。古人有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這句話就是告誡我們要警惕鋒芒畢露,不過這並非讓你埋沒才華,而是要你學會謙遜內斂,有容乃大。

有這樣一位女孩,她很要強,上班後她遵守“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古訓,不和身邊任何人關係過冷或者過熱,工作也十分努力,在同事眼裏她是個優秀但稍顯冷漠的女孩,而且她總感覺在單位裏沒有什麼能說心裏話的朋友,這讓她有時感到很失落。

突然有一天她發現一件特別重要的緊急文件找不到了,情急之下,她跺著腳撅著嘴幾乎快哭出聲了,這時旁邊一個一直不太與她多說話的女同事突然冒出一句:“你這樣子特招人心疼。”這句話讓她心情立刻好轉起來。這句意外的話語雖然不是她那時所想要的,但是這卻讓她記憶得非常深刻,此時的她才恍然大悟,平時自己包裹得太嚴實,太追求完美,以至於沒有了年輕女孩該有的情趣,也失去讓別人了解的機會,自然交不到好朋友。生活中我們就總是能看到,特別好強愛出風頭的人總是沒有平和謙淡的人容易得到大家的喜歡與信任。

在事業和競爭中為了取勝,自然不能夠示弱,不過在特定情況下公開承認自己的短處,故意去暴露自己某些方麵的弱點,讓自己處在一個較低的位置,常常是一種有益的處世之道。

低姿態能夠減少甚至消除不滿或嫉妒。不論是事業上的成功者,還是生活中的幸運兒,都免不了被人嫉妒,這是客觀存在的。在一時還無法消除這種社會心理之前,把自己置於一個較低的位置能夠將其消極作用減少到最低限度。

低姿態可以是個別接觸時語重心長的長談、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有意以己之短補人之長。

低姿態可以讓處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這更有利於我們團結周圍的人。要讓自己的低姿態產生積極作用,一定要善於選擇表現的內容。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麵前,可以試著展示自己學曆不高、經驗有限、知識能力有所不足、有過眾多曲折難堪的經曆等,表明自己也隻是個平凡的人。

成功者應多在別人麵前說展示自己失敗的記錄、現實的煩惱,讓人有“成功不易”、“成功者並非萬事大吉”的感覺。對眼下經濟比不上自己的人,可以適當訴說自己的苦衷:像是健康欠佳、子女學業不妙或者工作中的諸多困難,讓對方感到“他家也有一本難念的經”。

對一些在專業上有一技之長的人,最好能向別人說自己對其他領域一竅不通,袒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怎樣鬧笑話、受窘等。至於那些完全因客觀條件或偶然機遇僥幸獲得名利的人,更應該坦言承認自己是“瞎貓碰到死耗子”。

曾經一位著名的作家就是一個會低姿態做人的人。成名以後,總有人去挖掘他的舊事,編排他的一些小笑話,他不但不生氣,有時自己還會也來上幾段消遣自己。好比聽說在水裏切洋蔥不會流淚,於是他給浴缸放滿水,跳到裏麵切洋蔥,結果發現自己在水裏什麼都看不到,洋蔥自然也切不成了。像是此類的小笑話不僅沒有降低他的學識和才能,還為他增添了平易近人的色彩。

低姿態有時不光是表現在語言上,還要體現在行動上。自己在事業上已處於有利地位,獲得了一定成功。在小的方麵,就算是完全有條件和別人競爭,也要盡量回避退讓。換句話說,事業之外,平時對小名小利應淡薄疏遠些。因為你的成功已經成了某些人嫉妒的目標,不能再為一點微利引火燒身。應當將一部分名利分享給那些暫時的弱者。

低姿態,是強者在感情上體貼暫時在某些方麵處於劣勢的弱者的一種有效手段。它不僅能使你身邊的“弱者”有所慰藉,心理上得到平衡,更能減少或抵消你前進路上不可預知的消極因素。所以,請大家學會適時的放低姿態吧!

謙遜的美德讓你終生受益

做懂得謙遜的人,這樣的人是一個真正懂得積蓄力量的人,謙遜可以避免給別人造成太張揚的印象,這樣的印象正好可以讓一個人在生活、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與能力,達到最後的成功。

古時候有個叫羊祜的人就是一個以謙虛聞名於世的人。羊祜出身於官宦世家,是東漢蔡邕的外孫,晉景帝司馬師之妻獻皇後的同母弟。可是他為人清廉謙恭,一點都沒有沾染到官宦人家奢侈驕橫的惡習。

年輕時他曾被薦舉為上計吏,州官四次征選他為從事、秀才,五府也請他做官,可是他都一一謝絕了。有人把他比作孔子最喜歡的學生——謙恭好學的顏回。他待人就更為謙恭了。

曹爽專權時,曾任用他和王沈。王沈興奮異常地勸他一起應命就職,羊祜卻淡淡地回答:“委身侍奉別人,談何容易!”後來曹爽被誅,王沈因為是他的屬官而免職。王沈對羊祜說:“我當初應該記住你以前說的話。”羊祜聽了,也不誇耀自己有先見之明,說:“這也不是預先就能想到的。”

晉武帝司馬炎稱帝後,由於羊祜有輔助之功,任命他為中軍將軍,加官散騎常侍,封為郡公,食邑三千戶。可是他堅持辭讓,於是由爵晉升為侯,後為郎中令,是朝廷要職。他對於王佑、賈充、裴秀等前朝有名望的大臣,總是特別的謙讓,不敢屬其上。

後來由於他都督荊州軍事等功勞,加官到車騎將軍,地位與三公相同,但他上表,態度十分堅決的推辭,說:“我入仕才十幾年,就占據顯要的位置,為此日日夜夜為自己的高位戰戰兢兢,把榮華當作憂患。我身為外戚,事事都碰到好運,應該警誡受到過分的寵愛。可是陛下屢屢降下詔書,給我諸多榮耀,我如何能承受?如何能心安?現在有不少才德之士,如光祿大夫李熹高風亮節,魯藝潔身寡欲,李胤清廉樸素,都沒有獲得高位,而我無才無德,地位卻超過他們,這如何能平息天下人的怨憤呢?因此乞望皇上收回成命!”不過皇帝並沒有同意。

晉武帝鹹寧三年,皇帝又封羊祜為南城侯,羊祜堅辭不受。羊祜每次晉升,往往辭讓,態度懇切,因此聲名遠播,朝野人士都對他推崇備至,以至認為他應居宰相的高位。晉武帝當時正想兼並東吳,要指派羊祜承擔平定江南的大任,所以此事被擱置下來。羊祜曆職二朝,掌握機要大權,可是他本人對於權勢卻從不鑽營。他籌劃的良計妙策和政論的稿子,過後都焚毀,所以世人不知道其中的內容。凡是他所推薦而升的人,他從不張揚,被推薦者也不知道是羊祜薦舉的。有人認為,羊祜縝密的有些過頭了,他說:“這是什麼話啊!古人的訓誡有‘入朝與君王促膝談心,出朝則佯稱不知’。這我還恐怕做不到呢!不能舉賢任能,有愧於知人之難啊!況且在朝廷簽署任命,官員到私門拜謝,這是我所不取的。”

羊祜平時十分的清廉儉樸,衣被都用素布,得到的俸祿都拿出來周濟族人。他去世後,羊祜妻不願按侯爵級別殮葬羊枯,晉武帝便下詔說:“羊祜一向謙讓,誌不可奪。身雖死,謙讓的美德卻依然存在,遺操更加感人。這就是古代的伯夷、叔齊之所以被稱為賢人,季子之所以保全名節的原因啊!現在我允許恢複原來的封爵,用以表彰他的高尚美德。”

羊祜是成功的,上至一國之主,下至平民百姓,都對他敬佩有加。羊祜的參佐們讚揚他德高而卑謙,位尊而謙恭。就連敵對國的子民都在稱讚他的高義,隔江祭拜羊公。

由此羊祜可見謙虛的魅力,不過一個人隻懂得怎麼做事是不夠的,還要學會怎麼做人。生活中就有一部分人,認為隻有高調做人、大開大合,才可以擔當重任;而畏首畏尾、不敢得罪人就會淪於平庸、有負公司的厚望,所以,保持高調,認真做事就可以了,其他的也就不用太在乎。於是,他們在工作中和生活中趾高氣揚,對人滿不在乎,總是與人爭執不休,因而失去了同事和上司的信任與好感。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有謙虛的美德,有許許多多這方麵的格言警句啟迪我們後人:“滿招損謙受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所有這些都告誡我們要不斷塑造謙虛的品格,隻有這樣才可能擁有“海綿吸水”的力量。

不少哲人誌士給我們帶來很多的經驗和哲學。老子曾告誡世人:“自見者不明,自足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誇者無長。”達·芬奇也說過:“貧乏的知識使人驕傲,豐富的知識使人謙遜,因此空心的禾稈高傲地舉頭向天,而充實的禾穗卻垂頭向著大地。”謙遜的人,骨子裏隱含著真正的大智慧,大聰明。做人謙遜內斂不張揚,從不強調自己在外的表現,這需要有厚實的內功做支撐,隻有一個人的知識、素質、修養、閱曆達到足夠的積澱時,才可以真正做到不幹張揚之事,不說張揚之語,不逞張揚之能。

為人謙遜內斂不張揚,並非是消沉、保守的表現,真正不張揚的人,是非常有自信的,在他們的內心深處蘊藏著勃勃生機和無限活力,處於低穀而不放棄,遇到困難而不退縮,一帆風順而不得意,成績麵前而不炫耀,永遠保持著平平常常、踏踏實實、自自然然的生活態度和格調,這正是他們最終成功的原因。

讓誠懇幫你贏得人心

認識一個人其實非常容易。算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和我們擦肩而過的人真的是太多了。但是從擦肩開始,要與一個人交往下去,不管是維持以書信或見麵做客的形式,都能夠敞開心扉相與細論者,可就實在是太少了。

人們總是說“千金易得,知己難求”。確實如此,朋友能交至莫逆,在成為知己後,關心你,愛護你,在你困難的時候安慰你,成功的時候祝賀你,灰心的時候鼓勵你,忘形的時候提醒你,酒能一起醉飲,山可一起亂爬,那就已經是十分十分難得了。好的朋友,能夠點綴你的生命,讓你體味情感的豐富層次,生活的斑斕色彩,更加生氣蓬勃,肯定生命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