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上)二狗道士(1 / 2)

二狗自稱是個了卻凡塵的道士,可又常常裏留戀市集的熱鬧非凡。他說,為了那一口逍遙鎮牛肉胡辣湯,自己甘願遁入塵世逍遙一生。可二狗沒錢啊,所以經常站在店家前,手裏捧著一個小瓷碗,默默地說好話。說的大都一個意思,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店家行行好,我快餓死了。這店裏的人啊,抬眼一看,喲,這和尚長得是眉清目秀,倒也喜愛。

“小和尚,來來來,坐屋裏吃吧。”二狗屁顛屁顛的坐在那一碗胡辣湯麵前。

“阿彌陀佛,施主誤會了,在下是名道士,不是和尚”說罷,不顧形象大肆朵頤。

雖說自己是個道士,但卻是個和尚打扮,鋥光瓦亮的光頭,脖中帶的是108顆佛家念珠,還有手中拿著得到九珠龍子持珠。

這個道士,以二狗為稱,沒人知道他的真正名諱。有人說他其實是個和尚,但是犯了戒,就該行當道士了。可這當道士並沒有比和尚好到哪去。還有人說,這就是個違背父令被趕出家門的不孝子,為了彌補自己的過錯剃度入道的偽君子。還有不知從哪來的風言風語,說他是個高中的狀元,本在京城為官,卻不料得罪了朝中權貴,隻得裝瘋賣傻,自保姓名。每當有人問起,二狗總是笑嘻嘻的不說話,也不管對方是否追問,隻是一味地微笑。

二狗在這個地方閑逛了很久,雖沒有住的地放,可憑著自己那張人畜無害還有些剛正不阿的臉,硬是一頓飯沒有落下,吃的還不錯,頓頓有飯有菜。小地方的人哪裏管的那麼多,隻要你沒犯過什麼事情,沒得罪過什麼大人物,那就當個順水人情,請你便是。

這個村子的人家並不多,滿打滿算也就一百多號人。不過村子靠山,旁邊又有一條小溪,大家都是農民出身,自然勤勤懇懇,靠天吃飯。村裏的老人也不少,看二狗一人在村子裏閑逛,覺得可憐,一群老人便經常拉著他聊天。

“我說二狗啊,你今年多大了,看著也不小了啊,怎麼跑到這種地方來了?”

“我說二狗啊,你沒出家之前是幹什麼的,來來來,跟我說說。”

“我說二狗啊,你也老倒不小了,整天在我們村子裏閑晃,什麼都不幹,一點都不像出家人,一點都不正經。”

“我說二狗啊,幹脆住在我家算了,反正我沒兒子,你來給我當兒子得了。”老李頭一句話出來,空氣靜默了一秒。二狗臉上的笑容卻越來越濃,竟厚著臉皮跪在了老李頭麵前“爹爹在上,請受小兒一拜。”

這早上老李頭收了個不正經的道士當和尚的事中午就已傳遍整個村子。大家覺得這是個好事,每人拎點自家的糧食上門祝賀。

酒足飯飽後,二狗端起自己的酒杯說道“承蒙各位朋友厚愛,讓我有個得以棲身之地,正如大家所見,我是個不正經的道士,向大家坦言,我不記得自己身為道士之前所發生的事情,今日說出來,是因為大家對我厚愛,若是我還如此不能坦誠相待,那就真的是不仁不義!這幾天謝謝大家的關照,我師傅賜給我的名諱是凡心,今後大家叫我道凡心就行。”說罷,二狗將手中的酒一飲而盡。各位村民倒也不介意,隻有老李頭眼中有一絲擔憂閃過。

村子裏的小孩不多,可是很好的給村子增添了一下喧囂的氣息。二狗每天去地裏幹完活之後就會帶著這些孩子去離村子不遠處的小山丘玩耍,交給孩子們各種花草的使用,有時候還會交一些簡單地字。孩子的父母也樂於讓這個有些文化不會亂來的道士來照看自己的孩子。這個不正經的道士又懂些醫術,村裏的人有個什麼病,他都會幫忙瞧一瞧。有一次,隔壁村子的趙大姐,高齡生產,也請他過去幫忙,最後母子平安。一時間,二狗成了村子裏的中心人物。

晚上回到家中,二狗和老李頭坐在家中吃飯。老李頭看著自己認的這個兒子,很是喜愛。可有難免有些擔憂“凡心啊,人呐還是低調一點的好啊,不要什麼事都去出頭。”

二狗看著老李頭說“大夥信任我才會讓我來幫忙,我也樂意幫他們,不會有什麼事的,爹,你就放心吧。”

時間慢慢過去了,二狗已經在村子裏呆了將近一年了。人們對他的稱呼也從二狗變成道士再變成凡心。村子裏的一切都似乎平平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