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一年多以後,謝姑娘從北邊省親歸來,他才終於見到這位聞名已久的少女。
可是當時突然出現在李嗣原還有所有謝家人麵前的,已經不僅僅是謝姑娘一人——還有她懷抱著的那個尚在繈褓中的孩子……
那個孩子,就是李安。
他還記得,那一夜,對於整個謝家莊來說,都是一個真正的不眠之夜。
甚至還有很多人,都沒能從這樣的打擊中清醒過來!
怎麼會這樣呢?
她隻是回陳州去省趟親,居然就帶回了一個孩子?
她還要求家裏人承認這個孩子是她的骨肉,而且準許她回到北邊去同那個野男人成婚?
——哦,不!
那個男人或許不應該算是一個野男人,因為那個叫李靚的家夥,是北周的陳州王。
可是那又有甚麼用,北周姓武,又不姓李!況且眼前在建鄴城中,就有個真正的皇帝,還在等著迎娶他的皇後!
於是在第二個夜晚,幾乎所有人都極其默契地一致要求,將謝姑娘關起來,在嫁給英宗皇帝之前,不準再踏出房門半步!
至於她的嬰兒,自然不能留在這個世上!
於是李嗣原在那一天,能夠有幸與謝皇後第一次交談,並且得到了她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請求:帶走她的孩子。
因為那裏隻有他不是謝家的人,也就唯獨他才有可能幫助這對無助的母子。
他爽快地答應了,然後抱著孩子遠走高飛……
其實當時他自己也就是個孩子,那時,他才十一歲。
一年以後,謝姑娘如所有人的“願”嫁給了英宗,成為了南唐的皇後。
又過了幾年,外邊都傳英宗不能生育,想要過繼幾名皇子,承歡膝下。他就被一紙詔書,從山南東道的某個縣城,被人帶回了建鄴。
那時的小李安,已經從一個嬰兒長成了紮著兩角辮的孩童,被他安置在了建鄴城內的一座舊宅子裏,請了兩個嬤嬤照管,自己也經常從宮裏出來陪伴玩耍。
謝皇後時時到他的宮裏來探望,便朝他打聽這孩子的一切故事。
謝皇後與他名義上是母子,實際上相差隻有區區五歲,因此外邊就開始閑傳,說他與謝皇後有些不清不楚的關係……
後來他在宮外有了梧栗園,便將小李安接了過來一起居住。
再往後,英宗皇帝與謝皇後的身子都不怎麼好,終於在李安十一歲那年,謝皇後病故。
隨後不久,英宗的身子每況愈下,他便在梧栗園中代行監國之職,忙時接見眾官、發號施令,閑時與同僚在園中暢遊,飲酒作詩,實在快意。
那時的小李安,便總是跟在他的身邊,像個小書童,將這一切都瞧在了眼裏。
後來英宗突然立了李輜當太子,梧栗園也一夜間冷清下來。
他按照謝皇後臨終前的囑托,再度離開建鄴,將李安送回了陳州,送到他的父親手裏。
就是在那一次北遊,他從陳州繼續往西,看到了一座真正的大城,一座雄偉繁華得讓他目瞪口呆的城市——神都。
後麵的事情仿佛是上天安排的一般,他見到了盧梁,拜其為師,拿到了一枚黑黝黝的神機牌。
時光匆匆,一過便又是五年,原本他是打算永遠留在北方,留在這座讓他深深崇慕的城市,留在老師的身邊學習的……可是五年後的某一年,他大周戶部曹主事的四十歲壽宴上,瞧見了第二個改變了他一生的女子。
那位女子,也正是他此生的摯愛。
如果這女子的父親、大周戶部的曹主事大名不叫曹梓,也沒有立誌當宰相;如果當時壽宴同席的當中,沒有一個叫李毅的人;如果這個李毅不是名門望族趙郡李氏的長門長子,並且恰好能夠幫助曹主事驟然躍升名門望族之流的話……
可惜,世上沒有如果。
他在經曆了一場轟轟烈烈、又極其悲壯的愛情之後,黯然離開神都,隻身回到南國,回到那梧栗園中。
在那一段時間裏,他收了個小徒弟,叫做薑炎。
後來英宗駕崩,李輜繼位,他為了躲避災禍又從梧栗園出走,開始以暢遊山水為名的避難。
再不知過了幾年,他聽說小李安的父親,竟然被人從陳州請到神都,去做了太子。
他在驚訝之餘,也為小李安感到高興。
然後他收養了一個天資十分優秀的義子,改名叫做李鈺。
父子二人便一個傾囊相授,一個刻苦學習,沒幾年便青出於藍。
李嗣原本以為,會就這樣了此殘生,直到有一天,他接到了小李安的求助信……
那是豐慶二年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