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闖破山關之卷 第三百八十五章 清興宮(2 / 2)

他雙眼垂視著徐徐移動的地麵,其之中的懊惱神色愈來愈明顯。但是沒過一會兒,這種懊惱便消失不見,重新取而代之的,是他的自信從容,以及淡淡的幾分笑意。

他的腳步也從沉重遲緩變得悠閑輕快,仿佛剛剛打開了一個心結。

——既然你要死了,那就好好利用你最後的時辰罷!

他這麼想著,人已經踏進了清興宮的大門……

清興宮是豐慶帝的寢宮之一。

當文帝那具已經毫無生氣的龍體,還停柩在紫宸宮中的時候,新登基的豐慶帝便毅然選擇了稍微偏僻狹小些的清興宮,作為自己的第一寢宮。

哪怕是後來文帝的靈柩已經搬出了紫宸宮,他也未曾踏入那塊地皮半步。

現在豐慶帝李靚就在清興宮的花園之中散步,陪著他的,就是他在世間僅存的一個兒子,陳州王李安。

今日豐慶帝褪了龍袍,穿了一身家常袍服,好像一位普通的富家翁,背著手在花間的小道上信步而行。

李安也披著一身淡雅整齊的常袍,雖然光芒稍斂,但依舊儀態儒雅,風采飛揚。

豐慶帝在清興宮一住便是十年,因此這宮殿也是一再擴建,最後甚至幹脆開辟出一塊花園來,四季更種不同的花木,如今在豐慶帝腳邊盛開的,就是滿園華貴雍容的牡丹。

豐慶四年的時候,皇帝便將這一片園子定名為“國花園”,從此隻種牡丹,再無它物。

二人一前一後,一個麵目慈和,一個恭敬孝順,倒仿佛是兩個感情深篤的尋常父子。

豐慶帝忽然停下了腳步,皺著眉四下望去,隻見牡丹叢中不知何時多了幾十名千牛衛,分散在各個角落,都是麵向著他們,跨刀肅立。

這種情形在過去是從未有過的,他當然知道是誰安排的,對於這種安排的用意,他也是心知肚明。

但是他隻是微微皺了皺眉頭,腳步也隻是稍稍做了停留,便恢複如初,繼續相前走去。

由於落在後麵,李安瞧不見豐慶帝的表情變化,但是對方腳步的停頓他是切實感覺到的,因而試探著說道:“父皇,聽聞唐太宗有座常寧宮,就建在長安神禾塬,景致極好,滿園奇花異草,有‘世外桃源’之稱。父皇若有興致,兒臣便陪父皇走一遭,到長安去瞧瞧。”

豐慶帝不置可否地輕笑一聲,偏過半張臉來,略開玩笑地說道:“怎麼,這樣早便替我安排夏宮了?嗯,西寺佛爺廟的確是個好去處!”

這話雖然說得輕鬆寫意,李安卻驟然冒了一身冷汗,連忙跪倒在地,誠惶誠恐地道:“父皇明鑒,兒臣絕無此意!”

豐慶帝知道自己話說得有些重了,便擺擺手,道:“起來罷,這樣成何體統?”說著向遠處的千牛衛看了一眼。

李安順勢起身,額頭上的冷汗卻仍舊止不住的向下流淌。

他之所以會有如此大的反應,是因為豐慶帝的話中有個極凶險的典故。

當年李世民玄武門弑兄篡位之後,見李淵終年悶悶不樂,便下旨為父親營造一座夏宮,其實也是軟禁之用。

雖然那座宮殿尚未建成,李淵便已駕崩,但是那夏宮卻代替太極宮,成了新的皇朝中心,便是後來的大明宮。

至於“西寺佛爺廟”,就是李安口中常寧宮的別稱。

豐慶帝話中的意思,就是暗指李安意欲篡位,並且在常寧宮軟禁自己。

這可以說是十分嚴重的指責了!

李安會作此反應也就不奇怪了……

豐慶帝輕歎一聲,又分外感慨地說道:“你從小在江南長大,無怪總是將前唐的故事掛在嘴邊。”

李安忙道:“父皇不喜歡,兒臣不再提及便是。”

豐慶帝“嗬嗬”笑了一聲,搖頭道:“這不怪你,要怪隻怪這命數……聽說李嗣原在建鄴為你母妃建了一座廟,還有一座神像,是不是?你瞧過不曾?”

提到李安的母親,他的神情便十分地不自然起來。他搖頭道:“廟是幾年前所建,兒臣自打回到十一歲上回到大周之後,便再沒去過江南,因此不曾得見……”

豐慶帝點點頭,道:“嗯,那也說的是。想起當年,你的母妃孤身將你抱回南邊兒,我便時常追悔,深感愧疚……那時你還在繈褓之中,我這父親便不曾盡責。因此你做下甚麼事,我總是不能怪罪。”

李安聽了,忽然悲從中來,眼中淌下兩行淚水,哽咽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