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闖破山關之卷 第三百七十三章 芙蓉娘娘廟(三)(2 / 2)

顧綜當晚召集工匠,一個個地將那圖樣過目,誰知那些工匠紛紛表示不以為然,都說按照這麼建法,用作和尚廟還差不多,道觀則失於厚重,而欠缺幾分清靈了。

就連顧綜這個門外漢,也覺得那份圖樣固然製作上等,但是其中所繪之圖,實在平平無奇,完全看不出半點兒過人之處。

但是那位送圖來的宗室又拍著胸脯打過包票,他隻好死馬當成活馬醫,滿心惴惴地帶著圖進宮,呈給天師們定奪。

誰知道,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那幾位天師見了圖之後,竟然異口同聲地表示“無異議”……

顧綜喜出望外,捧著圖樣去找那位宗室,卻在那宗室寄居的會館之中,見到了一位再也預料不到的人物——李嗣原!

而那位宗室,自然就是李鈺了……

“不才當年,也在梧栗園效力過十多日。”顧綜苦笑著說道:“那時候隻有二十來歲,可以說意氣風發,隻覺這同為青年的皇子是真正才學鬥量、賢德兼備的儲君之選!

“當年顧某在工部之中,隻是個從七品主事,隻因在梧栗園做了幾件差事,很令南充郡王滿意,因此僅僅十幾日過後,不才便升一級外放地方,做了溧水縣令——雖然同在七品階內,但一個是六部之中可有可無的小小主事,一個是京畿一縣數十萬民之主,天上地下之別啊!”

陸鴻問道:“當年是不是還有很多人像你一樣,一夜之間飛黃騰達?”

顧綜點頭道:“不錯,正如陸公所料。”

陸鴻搖頭苦笑,說道:“這李嗣原籠絡人心的手段,的確不同凡響……”

他是不得不佩服,像顧綜這些人,至今都稱其為“南充郡王”,而不直呼其名,便可見一斑。

在掌握人心這方麵,李嗣原與陳州王,可謂又是一時瑜亮了。

陳州王當年桃李園的那些部屬,像陳石、譙岩、馮綱那些,對他至今死心塌地的,在所多有;而李嗣原則是借助皇帝李輜的權利,以皇帝之好處賞皇帝之臣子,惠而不費,依然能夠籠絡大批的臣心。

不過陳州王身後的,是追隨者;李嗣原身後的,是擁護者。

追隨者是不計利益、得失、寵辱的,而擁護者,還是涉及到切身利益、理念等等的層麵在內。

前者更忠誠卻流於理想化,而後者則更加實際,在一定的條件下更有效力。

因此陳州王與李嗣原,不僅是一時瑜亮,也是各有千秋……

陸鴻不禁想到了自己,自己用人又是個甚麼路數?

想著這些,他便禁不住笑了。

他問李嫣:“你瞧我和李嗣原、李安他們相比,在用人識人方麵,孰優孰劣?”

李嫣伸出青蔥般的修長手指,在雪白的臉頰上輕輕刮了兩下,笑道:“不知羞!你又有甚麼用人識人的本事了?”

她是開玩笑的語氣,但是邊上的顧綜卻連連搖頭。

顧綜神情鄭重地說道:“陸公以誠待人、推心置腹,寬厚之外賞罰分明。若以戰國四公子而論,陸公好似信陵君,寬仁之柱石;南充郡王可比孟嚐君,合縱之間見英雄。至於陳州王,顧某了解不多,應當是平原君一類的人物。”

陸鴻聽了哈哈大笑,連連搖手道:“敬宗,你將我與李嗣原、陳州王這兩位相提並論,已經是過獎,如何又攀到戰國四公子的身上?”他頓了頓,忽然饒有興趣地道,“再者說,四公子之中有其三,那麼春申君又比作當代何人?”

顧綜也是放聲大笑,卻不答這個問題。他所說戰國四公子,乃群雄並起、諸侯林立之時,因此天下能得四才俊,非但無所忌諱,反而傳為美談。

但是如今南北一統,皆歸大周,天下並有陸經略、陳州王二人,已是龍爭虎鬥、不可開交,他哪裏再敢去找一位“春申君”出來?

因此他隻好將話題轉回到芙蓉娘娘廟上來,說道:“咱們還是再說這廟罷……當年方案既定,這廟便建的快了,順利趕在三月初二謝皇後的誕辰之前,將道觀建成。可是道觀正殿之中,卻始終不曾供奉得有神祇尊像。”

陸鴻知道那所謂的“神像”,其實就是謝皇後的雕像。可是李嗣原既然要建這座道觀,自然是要有所供奉,何以不供神像,隻是這樣空著?

他將這個問題又問給了顧綜。

此時卻見這胖子有些鬼祟地左右瞧瞧,壓低了嗓音道:“因為按照南充郡王之意造的神像,根本不是謝皇後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