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闖破山關之卷 第三百六十三章 赴宴(五)(1 / 2)

“國債?!”

麵前的三人異口同聲地叫道。

他們顯然並不能拿得準這個新鮮詞彙,但是從國、債兩字的拆分來看,隱約覺得,這個所謂“國債”,或許真是個不得的物事,而且多半是個偏門的玩意兒!

陸鴻見到三人驚奇、疑惑的神色,暗感好笑,故意左右瞧了瞧,賣了個關子,說道:“季權公,方才不是說要入席?”

張鎰的臉上浮現出一抹古怪的神情,帶著沙啞的嗓音爽然一笑,說道:“不錯,先入席再說,杯酒之中定天下,方是豪傑所為!”

他指著大兒子張仲寬,看似隨意地又添了一句:“仲寬,你也一並入席。”

說著話,便引著陸鴻向飯廳走去。

顧綜跟在後頭,與張仲寬並肩而行,看著張鎰與陸鴻的背影,心中忽然泛起一絲異樣的感覺。

這老夫子待客之時,向來是不曾邀過兒子相陪的,今日卻指名道姓地讓張仲寬入席,這其中卻不知是甚麼道理。

況且聽他話中的意思,是要邊吃酒邊談事,這又是前所未有的。

這張季權一日破了兩例,表示其心境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

這可不得不小心在意了……

現在江南變了天,大部分氏族都在一夜之間失了方向,家家惶恐,人人自危,無奈無助之下,都以張鎰馬首是瞻!

因此張鎰的態度,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大部分江南氏族的意誌。

顧家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顧綜一麵仔細思量著前後的變化,以及幾人在這期間的一切談話;一麵蹙著眉頭,小心翼翼地跟著。

陸鴻雖然對形勢瞧得通透,卻不知身後的得力助手顧綜,在轉著這般患得患失的心思。

他當然也沒空去理會顧綜的想法,而在全心全意地應付著張鎰。

這位前任南唐的宰相,正一路走一路向他打聽“三級科舉製度”,似乎顯得頗有興趣。

陸鴻是這個“三級科舉製度”的首倡者,也是推動者,因此對答如流,解釋詳盡,倒也盡可招架的住。

至於張鎰此時的想法,又和之前的“待價而沽”不同。

之前他張家並沒有表示出任何態度,所以進退之間,都有極大的騰挪餘地。

但是如今形勢完全不同,老大張仲寬已經明確表態,要響應朝廷的號召!

想到這個外表木楞,其實很不省心的兒子,說實話張鎰有些鬱悶,但是他不得不開始做點兒甚麼……

張府的本址其實是在蘇州,所以有張鎰原定在半個月前“回”蘇州的一說。

建鄴城內的這座府院,是張鎰方便上朝公事,而置辦下的一處別業,既叫“張府”,也有個別名叫做“靜棠園”。

在陸鴻的眼光看來,這座靜棠園,在花木布置、亭榭樓閣的布置形態上,已經初具明清江南園林的典型風格,一條本可無所阻礙的回廊,偏偏做得曲徑通幽,反而更添幾分別致。

張家的飯廳,其實就在客廳的正東麵,二十幾步的路程,偏偏轉了三個彎兒,繞過一堆假山石、一株老鬆樹,這才到了飯廳門口。

陸鴻不禁想起李毅在青州建的都督府來,那都督府雖然造得宏大壯麗,一應景致唯恐不高雅、生怕不貴氣,也是一座難得的好園子。

那青州都督府與這靜棠園比起來,雖然長於氣派風度,但是從另一個方麵來說,也難免失於粗獷,可謂各擅勝場!

陸鴻現在心中喝了一聲彩,才指著回廊之外,那片十分有限的小天地中,花草樹木錯綜複雜、變幻莫測的景致,向張鎰讚道:“江南人的心思精巧,已盡在貴府之中了!”

他一句話既恭維了靜棠園的景致,又稱讚了江南人的性情,張鎰聽了之後,十分難得地暢懷大笑,說道:“陸經略真正過獎。請!”伸手一引,便將陸鴻帶進了飯廳。

這廳中也是極盡奇巧華麗之能事,雕梁畫棟,盡在細節之處見功夫。

尚未進門便聞見一陣酒菜香撲鼻而來,廳中未曾設塌,一張大理石圓桌之上,林林總總十幾樣精致菜肴,三套碗筷酒杯,空氣中漂浮著淡淡的檀香味道。

張仲寬揮退了侍奉在飯廳中的仆人,自己添了一副碗筷,敬陪末座。

四人各按主客坐定,張仲寬斟齊了酒,張鎰便舉起酒杯說道:“今日且以這桌薄酒,為陸經略接風,怠慢之處,還望海涵!”

陸鴻忙說:“季權公客氣,承情之至。”跟著四人碰杯,一飲而盡。

等到陸鴻吃了兩口菜,張仲寬才迫不及待地問道:“陸經略,敢問那個‘國債’,到底是種怎樣的營生,竟能憑空變出上千萬貫的現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