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態度有些圓滑,有些迂腐,也有些投機取巧,原本可以算作最省力的一個做法。
但是沒人附和他,因為上戍主隻是個正八品下,雖然這位老校尉實實在在帶著兩千多人。
於是議事廳裏再次陷入了沉默。
陸鴻知道他們在顧慮甚麼。
每個人都要為自己打算一點兒退路,比如,萬一自己做了一些對聖君不敬的事情,而最後聖君恰恰穩坐寶殿……
所以陸鴻說了一句:“今日之事,絕不外傳!”
沒人懷疑這句話,於是有一位明顯猶豫多時的鎮將站起來大聲道:“敢問陸帥,既然咱們已經確定要合兵,那麼不知陳州王是甚麼意思?”
這句話一出,許多人都暗暗鬆了口氣。
是的,既然一定要合兵,自然要聽聽陳州王的意思!
許多人是這麼想的,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敢這麼問。
——把難題推給上級,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陸鴻望著那位正七品的中鎮將,然後看了看所有的人,口氣嚴峻地說道:“我的意思,就是陳州王的意思!”
整個議事廳頓時響起了一片刻意壓低的嘩然!
“所以我要問問大家的意見,來確定我的意思。”
有些人仿佛又明白了一些甚麼,而有些人,卻越發地糊塗了。
這些更糊塗的人,甚至包括那些跟了陸鴻很久的“老人”,比如江慶,左虎,侯義,馬敖,元香……
大部分人的疑惑都是,他們的陸帥雖然說一直與陳州互為犄角,但是根本從一開始就沒有同陳州王親自會麵。
這種掎角之勢,或者說軍事上的合作勢態,純粹是陳州方麵被動配合,而襄邑縣主動出擊,否則基本上就是各自為戰。
那麼,陸帥甚麼時候已經可以代替陳州王做決策了?
但是很多人立即就想明白了,其實從陸帥最初進駐襄邑縣開始,就一直在替陳州王拿主意——因為陳州方麵的一切軍事動向,都是在襄邑縣有所動作之後才做出的配合行為……
許多人都以為這一片戰場之上,一直是圍繞著陳州王在攻守,但是現在很多人醒悟過來,原來主導東線戰場方向大勢的,一直都是如今駐紮在襄邑縣的大軍,都是他們自己!
而這場東線風暴的中心,一直就是陸帥!
包括薑炎,也在不知不覺中被陸帥牽著鼻子走——從陸帥進入沭河大營的那一天起。
陸帥進了沭河大營,薑炎便跟上沂山;
陸帥到青州取紅袖軍,薑炎跟去了青州;
陸帥退到河北道,薑炎跟去了河北道;
陸帥潛回河南道,薑炎跟回河南道;
陸帥靠近陳州王,薑炎攻打陳州王;
陸帥掛起屍首,薑炎分兵打襄邑縣;
陸帥守住襄邑縣,薑炎從西線戰場調兵……
有些人猛然抬起頭來,看著原先並不是很親近的陸帥,眼中的光芒變了。
更多的人抬起頭來,眼中的光芒變了!
李嫣抬起頭。
江慶抬起頭。
皮休緩緩地抬起頭……
可是,他們明白了一些,卻又多了一個疑問,陸帥為甚麼要讓薑炎從西線抽調兵員來東線?
(敬問各位看官:你們,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