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歸去來兮(1 / 2)

這人正是王連的頂頭上司,運河博物館的趙館長。

趙館長也愣住了,更不懂為何王連和女兒在一起,還是他先發話,“原來是小王啊,歡迎!”

“趙館長,這太打擾了,我不知道您住在這裏。”王連說完不由看了趙若兮一眼,太壞了,都不提前說一聲,這下尷尬了吧!

比想象更壞,趙若兮眨眨眼睛笑道:“爸,王連說,他精通運河史,會當館長的!”

王連很囧,不知道該如何解釋,趙館長卻笑了,“小王,有誌氣,有句話怎麼說呢,對,不想當館長的講解員,不是個好青年。”

“就是啊,以後都普及電子講解了,不當講解員,就隻能當館長。”趙若兮調侃道。

三人都笑了,趙館長表現得很隨和,端來了茶壺茶碗,趙若兮從王連手裏接過畫架放好,這才將運河之眼交給父親,撇嘴道:“爸,給你,一塊硬塑料而已,還那麼寶貝。”

“若兮,從哪裏找到的?”趙館長驚喜地接過來問道。

“王連,勇救落水兒童,順手從運河裏撈上來的。”趙若兮指了指王連。

“哦,這種見義勇為的行為,應該報道。小夥子,品行不錯!這件事,我來聯係下媒體方麵吧。”趙館長讚許道。

“館長,不必了吧,當時情況危急,換誰都會那麼做的。”王連擺擺手,或許那幾個受到驚嚇的孩子跑回家,都不會對家長提及此事。

“爸,你們先聊著,我去洗個澡,天氣太熱了。”趙若兮說著,找到換洗衣服,進了衛生間。

趙館長親自給王連倒了一杯茶,這才講起運河之眼,他花了半年時間才雕刻成,上麵的這些紋路,就是大運河的水係圖。

“館長,那隻眼睛是什麼含義?”王連打聽。

“大運河開鑿非常不易,為古代社會帶來經濟繁榮的同時,也不知道多少人為之付出了生命,流汗又流淚。”趙館長感慨道。

在秦朝,運河之眼被命名為淚玉,倒也和趙館長的初衷契合。

“趙館長,私底下大家都說,您的書法很棒。”

“嗬嗬,平日裏閑來無事,就喜歡寫書法,我最喜歡趙孟頫的書法,篆書隻是了解些。”趙館長笑道。

關於古代運河的話題,兩人聊得非常投機,王連剛從古代穿越回來,至少他自己是這麼認為的,滔滔不絕地講了很多。

有些新奇的觀點,讓趙館長也感到很吃驚,這位小夥子竟然如此了解運河,將來還真可能會當上館長。

在現代運河方麵,趙館長了解的比王連更為透徹,大運河有2500多年的曆史,京杭大運河流經四省,兩個直轄市,全長約1797公裏,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係。

趙館長傲氣地說,聊城運河博物館,是全國首家全麵記錄並展示宣傳運河曆史的大型博物館,而國家這些年來,對京杭大運河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

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14年6月,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同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務部門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京杭大運河通州至武清段有望實現複航。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