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兒童和孕婦是弱勢群體,更要注意防癌(1)(3 / 3)

到了醫院,醫生認為孩子需要接受細致檢查,就為他做了切片。檢查結果出來了,全家人都被嚇了一跳,孩子竟然得了一種叫橫紋肌肉瘤的疾病。

羅女士非常痛苦,就問醫生自己的兒子為什麼會得這種病。醫生告訴羅女士,人們身體上的肌肉分為兩類,一類是橫紋肌,一類是平滑肌,橫紋肌肉瘤就是生長在橫紋肌上的惡性腫瘤。這個病的發生很可能和遺傳有關,醫學上對此也認識不多。同時,醫生也為羅女士的兒子進行了進一步的檢查以判斷腫瘤是否已經發生轉移。

檢查發現,孩子的腫瘤還沒發生轉移,接下來,醫生就為孩子安排了手術,同時加以一定程度的放射治療,力求徹底消滅腫瘤。目前,羅女士的兒子正在康複當中。

防治指南

自我檢查:橫紋肌肉瘤最主要的發生部位有頭頸區、生殖泌尿道、後腹腔區以及上、下肢區。因此,當家長發現兒童出現眼球突出、聲音改變、吞咽困難、呼吸梗阻、咳嗽及外耳道疼痛、頭痛等感覺障礙時,就要檢查孩子的頭部相關部位(如眼眶、鼻孔、耳道、頸部等)有無出現一些摸上去較硬的突起性腫塊,一旦發現腫塊,就應去醫院接受檢查。

掛號科別:腫瘤科

治療與保健:國際上一般將21歲以下的橫紋肌肉瘤患者分成四類。第一類的腫瘤限於肌肉或器官,未侵犯淋巴,通過外科手術就能切除。第二類的腫瘤雖可切除但仍有顯微腫瘤細胞殘存,局部淋巴結雖有侵犯但仍可予以切除。第三類是無法完全切除的局部腫瘤。第四類是腫瘤已經發生了遠端轉移。其中,第一類和第二類的患者預後良好,五年存活率可以達到85%及88%,第三類就隻能達到66%,最後一類隻有26%。

要注意的是,橫紋肌肉瘤患兒在接受手術後仍可能會出現很多並發症,家長應該對此引起重視,不能掉以輕心。

57.孩子頭痛和嘔吐,

鬆果體母細胞瘤要重視

征兆:小兒無故出現頭痛、嘔吐。

大病:鬆果體母細胞瘤。

致病因素:①遺傳因素。②環境汙染。③空間電磁波密度增加。

張師傅有個5歲的女兒紅紅。大概從去年年初開始,紅紅就喊起了頭痛,隔一段時間還會嘔吐。張師傅工作較忙碌,他看見女兒有嘔吐,還以為隻是一般的腸胃病,就沒帶孩子去大醫院檢查。可是,紅紅吃了三四個月腸胃藥後症狀並不見好轉,反而瘦了很多。張師傅有些急了,決定帶紅紅去大醫院檢查。

醫生問清了紅紅的症狀後就很是生氣,責怪張師傅不該現在才帶孩子來檢查,然後連忙安排紅紅去做磁共振、腦電圖和動態心電圖檢查。檢查結果顯示紅紅的腦部鬆果體裏長了腫瘤,腫瘤直接壓迫到附近的神經,引發疼痛。這種壓迫有時還會引起強烈的腹痛以及嘔吐。

鬆果體是位於人們頭頂中央深處大約豌豆大小的內分泌器官,主要分泌褪黑素。鬆果體一般不會出現太多病變,但一旦由於遺傳、環境、電磁等因素的刺激而引發腫瘤就會非常危險。

張師傅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女兒居然會得這麼嚴重的病,為自己之前的疏忽懊悔不已。醫生告訴張師傅,現在隻有先給孩子動手術,摘除腫瘤。醫生很快為紅紅安排了手術,成功摘除腫瘤後,紅紅就出院回家了。

可是好景不長,3個月之後,紅紅又出現了沒有食欲、反應遲鈍的現象。張師傅隻好再帶孩子去醫院做了頭部磁共振成像檢查,出來的結果是腫瘤複發了,瘤體比之前的還大,已經向第三腦室發展,另外,在右側橋小腦角和右頂硬膜也出現了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