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經常犯頭暈,可能是頸動脈供血不足
征兆:長期頭暈、眼花、耳鳴、失眠,甚至出現昏厥。
大病:頸動脈狹窄。
致病習慣:①工作壓力大。②抽煙喝酒。③缺乏運動。
人們上網聊天時,經常都會用到“我暈”這樣開玩笑的詞,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頭暈肯定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尤其是長時間無緣無故地頭暈,往往和頸動脈病變脫不了關係。
老徐今年50出頭,平時工作繁忙,經常加班。幾年前他曾檢查出高血壓,但因為工作忙,服用了一段時間的降壓藥見沒什麼事就自行停藥了。最近幾個月,他常常感到頭暈眼花,有時還會有耳鳴、失眠的情況。他本以為休息一下就會好,沒想到症狀越來越嚴重,還影響到他的工作。
幾天前老徐在家裏突然感到一陣頭暈,眼冒金星,然後眼前一黑,就摔倒在地,不省人事了。家人趕緊把老徐送到醫院去,醫生給他做了磁共振和影像學檢查後發現,老徐左側的頸動脈嚴重狹窄,病情比較嚴重。醫生立即給老徐施行搶救,老徐才算度過了危險期。
醫生告訴老徐的家屬,頸動脈嚴重狹窄的情況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頸動脈是血液由心髒通向腦部的主要血管,當頸動脈出現狹窄,導致腦部供血不足時,患者就會出現眩暈。如果頸動脈嚴重狹窄,腦部長時間供血不足,甚至出現嚴重缺血,患者就可能出現昏迷。如果搶救不及時,很容易導致患者的殘疾或是死亡。
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發生頸動脈狹窄。像老徐本來就有高血壓,再加上平時工作壓力大,不注意休息,頸動脈發生病變的風險就更高了。除了“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頸動脈狹窄的危險因素以外,高齡、抽煙喝酒、缺乏運動等都會造成頸動脈硬化、狹窄或功能退化。所以,高危人群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多加留心。當出現長時間的頭暈眼花時,就應該注意休息、及時檢查身體了。另外,頸椎病導致頸動脈受壓的時候,患者也會出現頭暈的情況。經常伏案工作,並且感到頭暈的人士,最好盡快檢查一下頸椎。
防治指南
自我檢查:注意自己是否會經常感到頭暈、眼花,尤其是晨起或仰頭時。如果“三高”伴有長時間頭痛,也應特別注意。
掛號科別:血管外科、心內科
治療與保健:頸動脈狹窄主要通過藥物、手術和介入來進行治療。所用藥物主要包括穩定動脈粥樣硬化和抗血小板凝聚的藥物。手術治療可通過頸動脈內膜切除術去除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重建正常血流;而介入治療則是以血管內介入技術重建頸動脈血流。頸動脈狹窄患者平時應注意均衡飲食,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纖維食物,多吃雞蛋、大豆等高蛋白質食品,飲食宜清淡,可進行適量的運動;忌煙酒,戒辛辣、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21.雙腿水腫還喊累,當心可能是尿毒症
征兆:早起眼瞼水腫、麵色發黃,乏力,煩躁不安。
大病:尿毒症。
致病習慣:①常常熬夜,透支體力。②飲食不規律,愛吃夜宵,常喝啤酒、飲料,經常憋尿。③有高血壓、糖尿病病史。
說起尿毒症,很多人都知道那是一個很麻煩的大病。其實尿毒症不但麻煩,還很隱蔽。很多尿毒症患者在被確診時就已經是晚期了。不過,如果我們平時能夠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多加關注,是可以捕捉到一些蛛絲馬跡的。
陳先生才30來歲,在一家公司做銷售主管,平時應酬比較多,經常半夜三更還在陪客戶,早上七八點鍾又開始工作。從去年開始,他感覺自己很容易累,全身乏力,容易頭暈,經常因為一點點小事就煩躁不安,而且食欲減退,有時候吃不下什麼東西。他以為這是工作太累所致,所以特意休息了一段時間,身體好像恢複了一些。可是今年開始,他發現自己早晨起床時眼瞼水腫,過了中午才消退,麵色泛黃;而且有時候陪完客戶回家,兩條腿一點力氣都沒有,還會腫起來。
借著公司體檢的機會,陳先生連忙給自己進行了一次全麵的身體檢查。這一檢查,壞了,醫生居然說他得了尿毒症。
陳先生有些不明白,自己才30來歲,怎麼就會患上尿毒症呢。醫生告訴他,現在生活節奏快,有些人飲食不規律,特別喜歡吃夜宵、喝啤酒、喝大量飲料,睡覺後又不願意起床上廁所,寧願憋著,給尿毒症的發生種下了禍因。另外,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也是尿毒症的高發人群。陳先生平時應酬多、吃得好,血壓一直偏高,又常常熬夜,無法保證充足的睡眠,患上尿毒症也就可以解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