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噓寒問暖無名信(1 / 2)

如此,每日邵陽不僅白天要去工地勞作,晚飯後還要練功,剛開始時候李善元也不乏悉心教導,施行言傳身教,秦蓁每日送飯不說,依舊幫著李善元,邵陽整理房屋,洗洗衣物,相處融洽,邵陽和秦蓁也不似之前那麼拘謹,叫‘姐姐’久了,真當秦蓁是自己的姐姐,和將士們宛如兄弟,轉眼秋去冬來,將士們來時隻身著單衣,李善元上奏朝廷,為將士求來過冬所用的棉衣,這日一早,天剛微微亮,邵陽便被一陣哄鬧聲給吵醒,唯恐軍中將士之間起了衝突,急忙穿上所有衣物出門來,剛出門便見李善元也剛出來,便問:“這怎麼回事?什麼事這麼吵?”

李善元亦是不解,道:“不知道,先出去看看再說。”

兩人急忙跑出府尹府大門,隻見幾百將士圍著成一圈,個個滿臉喜悅口裏叫著好字,不知圈裏發生了什麼事,立即大聲道:“怎麼回事?”

將士們聽到李善元的聲音,立即讓開一條道,隻見董汛站在街中,身後站著兩名帶刀軍衛,還有一輛車,車上裝載著東西,外麵被布給蒙住,見到董汛,李善元登時明白這車上裝的是什麼東西,此時府尹張銳出來急忙走到董汛麵前躬身施禮道:“董將軍,此地乃是苦寒之地,怎敢讓董將軍親自前來。”

董汛環顧四下,見李善元站在大門口卻不前來迎接自己,哼了一聲道:“你以為我想來嗎?皇命不可違。還不快去準備兩間上房,升起火爐,煮一壺好酒讓本將軍暖暖身子,本將軍還要在這裏住上好長一段時間呢。”

張銳登時一驚,這董汛好大的架子,曾聽聞董家人仗勢欺人,心高氣傲,今日總算是見識到了,道:“是,下官這就去準備。”急忙命仆人準備房間,自己則在前麵帶路擔起仆人來,引著董汛進到屋裏,走到大門時,董汛停下腳步,盯著李善元,神色裏充滿挑釁,李善元還以眼色,刹那間兩人已經用眼神較量一番,見李善元無絲毫退讓,董汛哼的一聲甩袖走開。

見董汛走開,李善元走到車前,指著車子對著將士們大聲道:“這車上都是朝廷送來的棉衣,大家一人一件,都過來拿吧。”說著‘咻’的一聲,拉開罩在外麵的布,將士見到棉衣就似見到了暖和的火爐,猛撲上來就是一陣哄搶,突然一名將士在眾多棉衣中發現一個包袱,另一將士見了,問道:“這裏麵怎麼會有包袱?誰的?”

出於好奇,兩人打開包袱,一封信從包袱裏麵滑落出來,將士不禁詫異道:“咦,這裏還有一封信。”從地上撿起信來,讀道:“慶州監工邵陽收。”登時如發現寶藏激動的將信舉過頭頂大聲道:“是監工的信。”旁邊人聽說有邵陽的信,立即來了精神,都湊了過來,其中一人起哄道:“快打開看看寫著什麼?”

邵陽一聽有人寫信給自己登時一驚,怎麼落入這幫喜歡熱鬧的將士手裏,此刻還有人要打開信看,急忙跑進人群去奪信,道:“別看,還給我。”

哪知將士們用身體圍成一堵人牆,將邵陽隔在外圍,手執信箋的將士在其他人的鼓動下拆開信封,展開信念道:“君見如晤,天氣寒冷,恐君著涼,親做棉袍一件贈與君,望君見棉袍如見親,甚感安慰。哦!”讀完眾人登時嬉笑一片。

邵陽不禁汗顏,這些將士的力氣可真不小,自己硬是被擋在人牆之外,而李善元遠遠站著就似看一出好戲,此刻那將士沒重沒輕的讀完信,其他人還跟著起哄,轉而問邵陽:“邵監工,這一定是一名女子寫的,說,是誰寫的?原來我們監工大人早就心有所屬了,嗬嗬。”

邵陽趁人牆稍有鬆懈之時,急忙鑽進人群從那名將士手裏奪過信箋,紅著臉道:“別亂說話,是,這棉袍是我叫畢青送來的。”

將士們那會相信,嘻嘻笑道:“邵監工害羞了。”又有人道:“我們邵監工一表人才,聰明絕頂,是徐城第一才子,這天下那個女人不會為之傾倒,大夥說是不是?”

將士們齊聲道:“是,哈哈。”接著又是一陣笑。

邵陽又氣又惱,一把從將士手裏搶過包袱便往人群外麵逃,敢情自己今日可是把臉都丟盡了,趕緊離開這是非之地才是上策,將士們見邵陽急著要走,道:“唉,邵監工,別走呀,你還沒告訴我們是哪家小姐呢?”邵陽那會乖乖呆著等他們來問,早就跑進了府裏,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得了。

見邵陽進了府,將士們還不依不饒,李善元大聲道:“好了,都別再說起哄了,趕緊拿了棉衣穿上吧。”說著一件一件發給將士們。

邵陽拿著信和包袱一口氣跑進屋,心有餘悸的關上門,確定此刻隻有自己一人時方才大舒一口氣,走到桌前將包袱放在桌上,包袱所選裹布顏色跟棉衣顏色一致,想必是為了掩人耳目,打開包袱,裏麵擺著一件折疊整齊的棉袍,通體黑色,拿在手上極輕且薄,穿在身上卻很暖和,既能防寒又不會顯得臃腫,邵陽心裏喜滋滋的,對著棉袍自言自語的道:“謝謝你,蘭語。”將信箋小心的收放在書桌前的抽屜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