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孕育健康後代——乙型肝炎患者的婚育(1)(2 / 2)

第二節妊娠期

一、孕前準備

正常妊娠時,孕婦新陳代謝明顯加快,所需的營養物質增加,使肝內糖原儲備減少。同時胎兒的生長發育、代謝和解毒主要依靠母體完成,孕婦的肝負擔明顯加重,尤其是在妊娠晚期,胎兒的迅速增大,所需能量大量增加。但是,妊娠既不會增加乙肝病毒的易感性,也不會給肝功能帶來明顯的損害,所以妊娠一般不會加重乙型肝炎病情,女性乙型肝炎患者在病情穩定後可以懷孕。但是如果乙型肝炎患者合並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則後果嚴重。因為此時全身小動脈痙攣,肝易出現缺血性損害,出現凝血功能異常,容易進展為重型肝炎。

此外妊娠晚期發生急性或亞急性重型肝炎、早產以及新生兒死亡率都高於健康婦女。因此,一定要把握妊娠時機和孕產期保健。

想妊娠的乙型肝炎患者,應該避免匆忙妊娠,定期體檢,了解肝功能、乙肝“兩對半”、HBV-DNA,並向醫生谘詢,製定理想的妊娠方案。

1.不宜妊娠的幾種情況①急性乙型肝炎,伴有明顯肝功能異常;乙型肝炎肝硬化;②慢性乙型肝炎活動期,肝功能異常(轉氨酶、膽紅素升高等),此時妊娠易誘發重症肝炎;③慢性乙型肝炎伴有嚴重肝外係統表現,如腎病等;④曾有過妊娠史,因肝功能異常不能承受而終止妊娠;⑤乙肝病毒感染並有婦科疾病不宜妊娠者;⑥HBV-DNA陰性,HBeAg陽性者可以正常妊娠,但妊娠期間要定期檢查肝功能;⑦HBV-DNA陽性,HBeAg陽性、肝功能正常者最好在抗病毒治療HBV-DNA、HBeAg轉陰後再妊娠。

2.妊娠時機妊娠時機應選在肝功能正常、病毒水平較低的非治療時期。

肝功能正常應穩定半年以上,肝功能不穩定或不正常則妊娠後病情可能會加重,發生早產、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產後出血等並發症的概率增加,少數會發展為重症肝炎。病毒水平較低,可以減少對方及胎兒感染病毒的機會。

雙方有一方在進行抗病毒治療時,最好不要妊娠,建議停藥後半年再考慮妊娠,這是因為目前所用的抗病毒核苷類藥物對妊娠的影響還未確定。

二、孕期保健

1.做好檢查乙型肝炎患者懷孕前應到正規醫院進行血常規、肝功能、乙型肝炎五項、HBV-DNA和肝、膽、脾B超檢查,了解病情,聽從醫生建議,確保孕期母嬰安全。

2.定期複查及時、定期檢查肝功能,尤其是HBV-DNA陽性且HBeAg陽性者一定要及時檢查肝功,特別是到孕中期和孕晚期有厭食、惡心、尿黃、乏力等症狀應立即就診。沒有上述不適的患者也要1個月檢查一次肝功,及時發現異常。同時應做好產前各項檢查,做好圍產期保健,密切觀察胎兒發育情況,注意有無並發症的發生,注意血糖變化。

3.生活調養調節情緒,保持樂觀開朗的心境,避免情緒暴動。注意休息,保證睡眠,適量運動,避免過重的體力活動。注意飲食營養,合理膳食,以低脂肪、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飲食為主,不要盲目進補,適當控製食量。

延伸閱讀圍生期

圍生期是指產前、產時和產後的一段時期。此時期中孕婦經曆了妊娠、分娩和產褥期3個階段,胎兒經曆了受精、細胞分裂、繁殖、發育、成熟和出生後獨立生活的複雜變化。

國際上,圍生期計算方法有4種:①妊娠滿28周到出生後1周;②妊娠滿28周至出生後4周;③妊娠滿20周至出生後4周;④從胚胎形成至出生後1周。我國采用第一種方法,此時期內的胎兒和新生兒稱為圍生兒。圍生醫學又稱為圍生醫學,是20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新學科,它的特點是將孕婦和胎兒作為一個統一整體進行研究和管理,涉及胚胎學、遺傳學、生殖醫學、產科學、放射學、優生學、新生兒學等多學科。圍生期保健的宗旨是兒童優先、母親安全,目的是降低孕產婦和圍生兒死亡率,降低遠期缺陷和傷殘率,提高人類的健康素質。

進入圍生期,兒科醫生也開始管理胎兒了。雖然,滿7個月的早產兒在經驗豐富的產科、兒科專家的配合,及時的搶救以及經過良好的護理下已經大部分能夠存活,但是,畢竟此時媽媽和寶寶還沒有進入孕晚期,胎兒的發育隻是初具規模,還有大量的工作沒有做,所以,此時預防早產仍然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