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文學旗手——世界著名文學家3(1 / 3)

九、文學旗手——世界著名文學家3

21普希金:朋友是一筆永不貶值的財富

無論是多情的詩句,漂亮的文章,還是閑暇的歡樂,什麼都不能代替無比親密的友誼。

——普希金 

在這個社會上,我們不可能孤立的生存,一旦碰到什麼事情,幫你的隻有朋友。想在事業上有很大的進步,也要得益於朋友的幫助。

2001年11月16日,布什總統提名賴斯擔任新一任國務卿,頂替前一日辭職的鮑威爾。

賴斯出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伯明翰市一個黑人家庭,她的父母從小就培養她的自信心和遠大誌向。她的母親經常這樣教育她:“你要擁有這樣的自信,即使我現在不能從伍爾沃斯連鎖店獲得一份漢堡包,但我總有一天會成為美國總統。”

賴斯像常人一樣,有她的愛好,她喜歡瘋狂購物,喜歡穿豔麗的服裝,喜歡用黃金珠寶來裝飾自己,她也喜歡看足球比賽,喜歡體育鍛煉,但她最喜歡的還是音樂。

賴斯3歲就開始學習鋼琴,曾經獲得美國青少年鋼琴大賽第一名;2002年,她曾和世界著名的大提琴演奏家馬友友一起表演過二重奏。賴斯曾夢想當一名職業鋼琴家。

然而一場主題為“斯大林時代與政治”的講座改變了她的方向,使她決定棄樂從政。此後,賴斯開始攻讀政治學,並獲得了博士學位。

她知道在美國政壇,沒有貴人相助是很難成功的,特別是她這樣一個黑人家庭出身的女人。她在積極尋找她生命中的貴人。1995年她去得克薩斯州拜訪前總統老布什,在這裏,她第一次見到了現任總統小布什。而當時小布什已經成為新當選的得州州長。他們那次相談甚歡,但話題不是政治,而是他們最喜歡的體育。

賴斯和小布什第二次相見是在1998年,當時小布什已開始將目光瞄準白宮,兩人在老布什位於緬因州的夏季度假別墅見了麵。賴斯回憶那次見麵時說道:“在打網球中間,我們還常出去劃船,坐在別墅後門廊上進行了多次聊天,話題是下一任美國總統將麵臨的外交政策。”隨著小布什當選總統,賴斯的政治夢想便迅速得以實現,並迅速問鼎國務卿這一寶座。

一個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但是在奮鬥途中如果你選擇一位貴人來幫助你成功,會比自己一個人慢慢摸索快得多。事上實,每一位成功者都有很多貴人幫忙的。

從前有一個仗義的人,廣交天下豪傑武夫。臨終前對他兒子講,別看我自小在江湖闖蕩,結交的人如過江之鯽,其實我這一生就交了一個半朋友。

兒子納悶不已。他的父親就貼在他的耳朵邊交代一番,然後對他說,你按我說的去見見我的這一個半朋友,朋友的含義你自然就全懂得。

兒子先去了他父親認定的“一個朋友”那裏,對他說:“我是某某的兒子,現在正被朝廷追殺,情急之下投身你處,希望予以搭救!”這人一聽,不假思索,趕快叫來自己的兒子,喝令兒子速速將衣服換下,穿在了眼前這個並不相識的“朝廷要犯”身上,卻讓自己兒子穿上了“朝廷要犯”的衣服。

兒子明白了:在你生死攸關時刻,那個能為你肝膽相照,甚至不惜割舍自己親生骨肉搭救你的人,可以稱作你的一個朋友。這就是“一個朋人”的選擇。

兒子又去了他父親說的“半個朋友”那裏。抱拳相揖把同樣的話敘說了一遍。這“半個朋友”聽了,對眼前這個求救的“朝廷要犯”說:“孩子,這等大事我可救不了你,我這裏給你足夠的盤纏,你遠走高飛快快逃命,我保證不會向官府告發……”

兒子明白:在你患難時刻,那個能夠明哲保身、不落井下石加害你的人,可稱作你的半個朋友。這是“半個朋友”的選擇。

找一個幫手是很容易,而獲得一個朋友很難,這兩者的價值是不同的。法國羅曼?羅蘭說:“友誼是畢生難覓的一筆珍貴財富。”

我們生命中不妨多幾個貴人,能得到別人的引導和幫助對我們來說很重要。

敞開心扉,去尋找你生命中的貴人吧!一個沒有朋友的人在這個社會上是很難立足的。尋找你生命中的貴人,同時,也努力讓自己成為別人的貴人。

22歌德:選擇適合你的朋友

隻要你告訴我,你交往的是什麼樣的人,我就能說出,你是什麼人。

——歌德 

在一家日資企業,一天,各部門接到電話,下班之後在貴賓廳召開職工大會。有些人感到很納悶,為什麼放著會議室不去,而是去貴賓廳開會?因為在員工們眼裏,日本人很機靈,甚至有人議論說:“老板又在搞什麼小把戲?”

當全廠人陸陸續續地走進貴賓廳時,眼前的一切簡直把他們驚呆了。隻見每張桌子上擺滿了水果、飲料等各類食品。尤其是一名60歲的老門衛,看到眼前的一切,以為走錯了地方,正要離開時正好碰上了老板,老板一看他要走,便畢恭畢敬地把他請了回來。

老板走上講台,恭恭敬敬地向大家行禮,說:“今天,把大夥召集起來,同大夥開一個聊天會。大家可以暢所欲言,提問題、講困難,提意見或建議,說工廠的、家裏的事都可以。”

人們看到老板不時地往工人手裏塞蘋果,熱情地倒飲料,並微笑著同大夥打招呼,便積極地為工廠出謀劃策。

老門衛激動地說:“我這一輩子還是第一次開這樣的會。一個看門的,本來就是在廠門口的,再踢一腳就出門了。老板看得起我們,我們看門的一定要好好幹,看好這個家。”

此後,老門衛幹活也更賣勁了,恨不得一天幹上25個小時。可是後來事情發生了變化,老門衛居然要和日本老板做朋友,他覺得日本老板尊重他是把他當成朋友了,他也要把老板當朋友。結果可想而知,老門衛永遠也進不了日本老板的那個階層,充其量他們頂多是見麵點點頭的熟人關係。老門衛感覺受到欺騙,回家務農了,這對他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在這裏,我們並不是提倡古時候那種“門第觀念”,而是讓大家知道交朋友要有選擇,選擇誌同道合的人做朋友,選擇對自己有幫助的人。

現在許多青年,他們雖然有許多朋友,但並不是能夠幫助或推動他們前進的那類朋友。他們選擇了那些比自己差勁的人做朋友。結果是如果你習慣性地和比自己低級的人交往,你將在不知不覺中被拖下水。

找一個幫手很容易,而獲得一個朋友很難,這兩者的價值是不相同的。生活在一個全新的社會,雖然友誼的內涵變得豐富、深刻,但朋友的重要性仍然十分明顯。

世上的一切都處於變化之中,敵人會變成朋友,朋友也會變成敵人,這是一種社會現實。當朋友因某種緣故成為你的敵人時,你不必過於憂傷感歎,因為有一天他有可能再成為你的朋友!有了這種心態,你就能以一顆平常心來交友!

身價是交朋友的一大阻礙,也是樹敵的一個原因,你千萬不要以為你是博士,就不去理會一個勤雜工,在“交朋友的彈性”這件事上,這種自我標榜的身價會使你交不到真心的朋友!

如果能夠做到上述彈性交友的法則,你就不用擔心自己交不到朋友,不用擔心自己的路走不通。

23彌爾頓:辦事情要抓關鍵

先從困難的事下手,簡單的事常會自行解決。

——彌爾頓 

美國俄亥俄州阿克倫市有一家年營業額10萬美元的鬆餅公司。在一家餐飲業者的要求下,除販賣新鮮鬆餅之外,還兼做起了批發冷凍鬆餅麵團的生意。

他們購置了大量新設備,建立批發據點。看來前景一片光明,於是他們又開第二家連鎖店。但是由於公司應付兩個不同的事業而分散了公司的資源,使資源變得緊張起來,員工士氣隨之下滑。一年後,鬆餅零售店和麵團批發生意瀕臨破產邊緣。

這時,鬆餅公司的所有人史帝文?馬克斯和哈維?尼爾森下定決心,集中精力處理比較重要的事情。他們賣掉了鬆餅零售店,全力以赴作麵團批發生意。

結果不到3個月,批發生意就一路走紅,並以較快速度保持增長。

“與其同時做兩件不怎麼樣的事,還不如選擇其一,竭盡全力把它做到最好。這意思也就是說,要成功就必須集中經營焦點,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在那個最有希望成功的事業上。”史帝文?馬克斯說。

甘地夫人曾經說:“我把事情分為三類:最重要的、次要的和不很重要的。我隻為頭一類事而奮鬥。如果我身體好、有潛力,也去張羅第二類事。”把精力分散在好幾件事情上,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所謂“一件事原則”,即專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獲,不至於因為一下想做太多的事,反而一件事都做不好,結果兩手空空。

集中力量在重要的事情上,是無數人士和機構成功的保證。英特爾是一家電腦芯片製造商,它把全部資源,都放在製造更好的芯片上。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他們獲得了使電腦處理機速度提高四倍以上的處理能力。他們之所以有今天的驚人成就,就是因為英特爾專心致力於微處理機的研製工作,而不去擔心其他(例如軟件或計算機硬件之類)的事情。

我們應該向有經驗的園藝家學習,把許多能夠開花結果的枝條剪去。這看上去好像很可惜,可是為了使樹木能茁壯成長,果實結得更大,就必須將這些多餘的枝條剪除。否則,將來在收獲上的損失,會遠遠超過這些枝條損失的無數倍。

花匠們為什麼把許多將要開放的花蕾剪去呢?它們不是一樣可以開出美麗的花朵嗎?他們剪去其中絕大部分,能將所有的養分集中在剩下的幾朵花蕾上,當這些花蕾開放後,就會變為稀有、珍貴的奇葩。

就像培植花木一樣,與其把你所有的精力分散到許多無關緊要的事情上,還不如瞅準一件最重要的工作,集中精力,埋頭苦幹。這樣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集中力量在重要的事情上是真正重要的工作方法。

老板讓傑克準備好明天與某公司董事長會談的資料,並擬寫一份會談提綱。然而接下來的時間裏,傑克卻忙於完成另外的幾件事:寄出幾封信,發出幾份傳真,接待一個沒有預約的會談,打幾個無關緊要的電話,給老板的一位朋友買了束鮮花,為他賀喜。終於把一切安排妥當,此時已經到了下班的時間。晚點走吧,又三番兩次被一個個無關緊要的電話打擾,於是他決定回家加班。吃過飯,他又忍不住要看一場球賽,看完後已是晚上11點,於是提筆擬寫提綱。結果,倉促準備,難免出錯。在會談的過程中,幸好老板經驗豐富,這場會談倒進行得還順利。但事後,傑克受到了嚴厲的批評。

一件事情無論有多少環節,總有一個是最關鍵的,集中我們有限的精力先處理好這個環節,其他環節自然迎刃而解了。

24莎士比亞:生命最值得我們珍惜

為了懼怕可能發生的禍患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是一種懦弱卑劣的行為。

——莎士比亞 

前不久,有一則新聞,說的是海口市某校組織高一學生參觀殯儀館,在模擬演示中了解屍體火化過程,開展了一次死亡教育的試驗活動。死亡教育以這種方式突然展現,引發了全國範圍的熱烈討論。有媒體斥之為“變態班會”。然而,這樣的教育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值得推崇。事實上,國外很多學校都開設有死亡教育、生命教育的課程,例如在英國小學的課堂上,護士或殯葬行業的從業人員對小學生講人死時會發生什麼事情,並且讓學生輪流通過角色替換的方式,模擬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車禍身亡等情形時的應對方式,讓孩子們體驗一下突然成為孤兒的感覺。他們認為,這門課程將幫助學生體驗遭遇重大挫折和生活方式突變時的複雜心情,學會在非常情況下如何控製自己的情緒。

人和動物的區別之一就在於人類有著明晰的死亡意識,也正由於這種意識,才使人對生命倍加珍惜,努力成就自己的一生。而長期以來,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的缺失,卻使得我們的孩子對於死亡到底意味著什麼,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青少年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要幫助青少年學生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很重要的一環就是要珍惜生命。

珍惜生命,尊重與珍惜生命的價值,熱愛與發展每個人獨特的生命,並將自己的生命融入社會之中,使學生樹立起積極、健康、正確的生命觀。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才可能培養起堅定的理想信念,才可能以博大的胸懷和堅忍的毅力去實現個體的生命價值,為社會創造幸福。

青少年還要有生命安全的意識。泰戈爾說:“青少年學生應該有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遞生命的氣息。”生命的價值首先是基於生命的存在,在此基礎上才能發展和提升生命的價值。作為學生成長的守護者,學校不僅要關心學生知識的獲得、精神的成長,還要防止任何可能傷害生命的行為發生,教會學生保護好自己的生命。在有些人的眼裏,青少年學生應該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嗬護自己的生命,可實際上,大學生傷害生命和生命被傷害的事件屢有發生。因此,青少年學生應該有生命安全意識,使他們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愛惜自己的生命不等於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