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
鍾××,男,初中畢業,年僅16歲。別看他文化程度不高,可他卻頭腦聰明,眼光獨到,很富有經濟頭腦。就靠著這些“天賦”,他小小年紀便走上了個體經商之道。走南闖北,走東串西,僅一年多工夫,他竟掙得了比他那原班主任老師工作了一輩子的工資還要多的錢。有了錢,他便想法兒到處尋找花錢享受的刺激。
那是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一個經商的小哥們兒突然神秘莫測地敲開了他的房門,邀請他去品嚐一樣社會上難以買到的東西,他身不由己地去了。那是一種銀灰色、呈粉末狀的東西,他的確從未見過。
“這是什麼東西?怎麼個吃法?”他問。“海洛因。不是吃,而是吸。”他用鼻子聞了聞,但沒有什麼味道。
“傻瓜,你不要著急嘛!”說罷,那小哥們兒把銀灰色粉末卷在一張錫箔紙內……
就這樣,出於好奇,他一頭“紮”入了那嫋嫋的白煙之中。
事後,他說:“老實講,第一次吸那玩意兒,我一點好感都沒有。但多吸幾次之後,我就不能離開它了。”
對於另一部分人來說,吸毒的一個主觀原因是為了講排場、擺闊氣,把吸毒當作上等人的遊戲,看成時髦;也有的是遭受病痛需用毒品療治,結果染上毒癮,難以自拔;更為荒唐的是有的自認意誌堅強,自以為可以吸了便戒,結果難脫毒魔糾纏,淪為癮君子……原因種種,無奇不有。
(二)青少年的情感特征
在情感特征上,吸毒者顯示有愛憎不分、好惡顛倒、極易感情用事,極易產生激情而往往難以自我控製等特點,最終導致吸毒釀禍。
案例4:
葛×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子,他父母的重男輕女封建觀念挺嚴重,自幼特別嬌寵葛×。時間一長,葛×的自私習性惡性膨脹。比如他幹了什麼壞事害怕受到懲罰,就誣賴是姐姐幹的。父母果然輕信,責罵姐姐一頓。他的壞毛病越來越多,最終釀成大禍。
中考之後的一天,葛×和幾個朋友出去玩樂,他們在一起比闊氣,競相拿出好煙炫耀。葛×一向領導消費新潮流,散發了一包萬寶路香煙。突然,一個哥們取出一包“白麵”,得意洋洋地說:“這是海洛因,你們的高級煙比得了嗎?”結果大家對這個男孩崇拜得五體投地,無形中剝奪了葛×的“地位”。葛×回家以後偷出姐姐的錢,悄悄出去買毒品。第二次和朋友們聚會時,憑著他吸毒的派頭,葛×又扳回了麵子。葛×後來回憶時說,第一次模仿別人的樣子吸毒時,覺得頭昏腦漲,很惡心,還有一種想吐的感覺。
為了保住在夥伴中的麵子,硬撐下來了。沒想到第二次抽時,就體會到一種無法言表的快樂,好像自己眼前出現了一個幻覺世界,什麼都有,唯獨沒有功課、學校和學習。他以後再也離不開那種感覺了,心裏清楚自己已經有了嚴重的毒癮。他不敢告訴父母,就想方設法騙錢。謊稱上補習班,拿到錢以後直奔毒販子據點而去;說謊要買自行車,出門後立刻把錢換成一小袋“白粉”,過一次毒癮。
紙終究包不住火。一天姐姐發現他吸毒,十分震驚,急忙告訴父母,並且積極勸說父母把他送進戒毒所去。大驚之下,老淚縱橫的父母把他鎖在房間裏,擔心送兒子戒毒,傳出去毀了兒子的名聲。媽媽哭著哀求他不要吸毒了。他似乎有所感動,發誓再也不吸毒了,父母才把鎖打開。老實了3天以後,他受不了毒癮的煎熬,又把爸爸的皮衣賤賣換了幾克毒品。接著就把罪惡的雙手伸向媽媽的首飾、姐姐的存折以及家裏一切值錢的東西。一次姐姐責怪他,正值他毒癮發作的瘋狂時刻,他極其粗暴地用菜刀把自己的親姐姐砍成殘廢!眼看寶貝兒子成了瘋子一般,親生女兒又落殘疾,媽媽傷心之餘,也服毒自殺。
(三)青少年的認知特征
吸毒者的認識水平都比較低,往往在道德法律麵前表現出愚昧無知、顛倒是非的現象。
有些青少年認為吸毒是時髦、氣派的外在體現。所以認為“好吃的,吃了;好玩的,玩了;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裏遊的,差不多都見識了,抽就抽點,不枉來到人世一遭”。許多青少年就是這樣嚐試著吸毒的。可是,他們並不知道,這一吸上,就把父母辛苦積攢的家業很快抽光,並最終要斷送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