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的洛克菲勒在經商方麵初露鋒芒。在一次談話中,大比爾問他:
“你的存錢罐,大概存了不少錢吧?”
“我貸了50元給附近的農民。”洛克菲勒滿臉的得意。
“是嗎?50元?”父親很驚訝。因為那個時代,50美元是個不小的數目。
“利息是7.5%,到了明年就能拿到3.75美元的利息。另外我在你的馬鈴薯(即土豆)地裏幹活,工資每小時0.37美元,明天我把記賬本拿給你看。其實,這樣出賣勞動力很不劃算。”洛克菲勒滔滔不絕,很是在行地說著,毫不理會父親的驚訝表情。父親望著剛剛12歲就懂得貸款賺錢的兒子,喜愛之情溢於言表。
智慧點撥
洛克菲勒小小年紀就已經學會了駕馭錢,讓錢生錢,這確實是他獲得巨大成就的基礎。讓錢生錢,是投資的目的之一。有些人認為投資理財是富人、高收入家庭的專利,要先有足夠的錢才有資格談投資理財。的確,無可否認的,投資是以錢賺錢,它不可能點石成金,不可能無中生有,所以要先有錢才能開始理財。然而,眾人有所不知,從複利公式中我們觀察到,影響未來財富最大的因素是資產報酬率的高低與投資持有時間的長短,至於你現在有多少錢以及未來有多少錢用於投資,對你未來的財富影響較小。
就像上麵故事裏,洛克菲勒的投資成本隻是一隻小火雞,可是他照樣用自己的頭腦賺到了錢。可以說,隻要投資有道,“一點小錢”憑借時間也可創造出巨大的財富。投資理財的原則是:懂得利用高報酬的工具,加上長期的時間讓複利發揮作用,比用多少錢理財都重要。
現代人投資理財常有“因小而不為”的錯誤觀念,以為隻有存了“大錢”後,才需注意投資理財。事實上,投資理財成功的關鍵,在於如何提高投資報酬率及如何比他人更能長期持有。資金多固然能夠加速致富,但不是致富的決定性因素。
或許你也考慮過投資,卻因為本錢太少,打消了這個念頭。這麼一來,你失去了提升個人投資技巧的寶貴機會。投資理財的重點不是看“賺了多少錢”,而是看“以什麼樣的投資報酬率”在賺錢。
投資理財越早越好,不用苦苦思索何時是投資的最佳時機,最佳的投資時機就是現在。
富翁的三個仆人——學會利用金錢
故事精粹
《聖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富人將要遠行去國外,臨走之前,他將仆人們叫到一起,把財產委托給他們保管。富人根據每個人的才幹,給了第一個仆人五個塔倫特(注:古羅馬貨幣單位),第二個仆人兩個塔倫特,第三個仆人一個塔倫特。
拿到五個塔倫特的仆人把它用於經商,並且賺到了五個塔倫特;同樣,拿到兩個塔倫特的仆人也賺到了兩個塔倫特;但拿到一個塔倫特的仆人卻把富人的錢埋到了土裏。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富人回來了。拿到五個塔倫特的仆人帶著另外五個塔倫特來見主人,他對富人說:“主人,你交給我五個塔倫特,請看,我賺了五個。”“做得好!你是一個對很多事情都充滿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現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同樣,拿到兩個塔倫特的仆人帶著他另外兩個塔倫特來了,他對富人說:“主人,你交給我兩個塔倫特,請看,我賺了兩個。”富人說:“做得好!你是一個對一些事情充滿自信的人,我會讓你掌管很多事情。現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最後,拿到一個塔倫特的仆人來了,他說:“主人,我知道你想成為一個強人,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我很害怕,於是就把錢埋在了地下。看那裏,埋著你的錢。”富人斥責他說:“又懶又缺德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獲沒有播種的土地,那麼你就應該把錢存在銀行,等我回來後連本帶利還給我。”說著轉身對其他仆人說:“奪下他的一個塔倫特,交給那個賺了五個塔倫特的人。”“可是他已經擁有十個塔倫特了。”“凡是有的,還要給他,使他富足;但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智慧點撥
上述故事內的第三位仆人受到責備,不是因為他亂用金錢,也不是因為投資失敗遭受損失,而是因為他把錢存在安全的地方,根本沒好好利用金錢。
錢存在銀行是人們投資理財最普遍的途徑,同時也是人們理財所犯的最大錯誤。因為理財投資中的一個最重要原則是:錢不要存銀行。這裏所指的銀行,泛指郵局、一般銀行及其他可存錢的金融機構。
多數人認為錢存在銀行能賺取利息,能享受複利效果。事實上,利息在通貨膨脹的侵蝕下,實質報酬率接近於零,等於沒有理財,因此,錢存在銀行不算理財。
每一個人最後能擁有多少財富,難以事先預測,唯一能確定的是,將錢存在銀行而想致富,難如登天。選擇以銀行存款作為理財方式的人,其著眼點不外乎是為了安全,但是讀者必須了解:錢存在銀行短期是最安全的,但長期卻是最危險的。
錢存銀行,我們是無法致富的。在當今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應該把錢拿出來用作其他方麵的投資,讓錢流動起來。
兄弟齊心——適當的時候求助理財師
故事精粹
一個著名的造車匠,把全部的手藝都傳給了自己的兩個兒子。慢慢地,造車匠發現大兒子製作車輪和車軸的技藝超群,簡直是青出於藍;而小兒子造車身很有一套,比自己所造的車身更美觀、大氣。各個地方的車店老板紛紛慕名而來,訂購車匠兒子們製作的車身或車輪。車匠見此情景,心裏十分高興。
然而日子長了,兄弟倆都不免有些驕傲,彼此之間開始相互嘲笑和敵對起來。車匠發現這種情況後,便把兩兄弟叫到身邊,語重心長地說:“你們兩兄弟都是天生做這一行的人才!我很高興看到你們在某些方麵超過了我——老大的車輪質量好,甚至可以安裝到戰車上;老二的車身精美,完全可以作為國王的禦駕。”
兄弟倆聽後都露出了得意的笑容。車匠突然話鋒一轉,嚴肅地說:“不過,你們有一點不如我,知道是什麼嗎?”
“是什麼?”兄弟倆異口同聲地問。
“全麵!”車匠說,“你們的優勢過於明顯,其實也暴露了你們的缺陷:老大的車身樣式缺少審美感,老二的車輪則缺少耐磨的堅固性。我雖然在某一方麵不如你們,但是我兩方麵的綜合能力卻是最高的!”
兩兄弟點點頭,若有所思。車匠將他們摟在身邊說:“其實,你們無須改變和強迫自己變得全麵,隻要兄弟同心,相互配合,發揮各自最大的長處,就能夠造出最好的車子來!”
智慧點撥
每個人都是有別於他人的個體,即使是全才和雜家,也有最不擅長的領域。如果能夠將他人的優勢與自己的優勢結合起來,或者取長補短利用對方的優勢為自己服務,就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到投資理財上來,很多時候,我們把理財理解成是一種很自我的事情。因為投資於股票還是期貨、外彙還是黃金都是由我們自己決定。但是理財的結果卻不是我們自己能決定的。要想獲得好的結果,要想在理財這件事上有所收獲,就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作為指導。當然,我們每個人不可能都成為專業的理財家。正是這個原因,理財師這個職業才會出現。
理財師,也被稱為“理財顧問”,是目前國內各家銀行為適應市場需要,搶占個人理財業務而推出的服務。說得簡單點,就是如果你有很多錢,不知道該怎麼辦,不清楚怎麼理財最安全、最科學,就可以去谘詢理財師,讓他們給你製定一個比較合理的方案。比如多少錢用來炒股,多少錢用來買基金、保險等,從而讓自己的資產合理流動,且保證一定的收益,實現收益最大化。
總得會點什麼——善於利用自身技能
故事精粹
43歲的王強移民去了美國。大凡去美國的人,都想早一點拿到綠卡。他到美國後三個月,就去移民局申請綠卡。一位比他早到美國的朋友好心提醒他:“你要有耐心等,我申請都快一年了,還沒有批下來。”
王強很自信地笑笑,說:“不,不需要那麼長時間,我想大概三個月就夠了。”朋友認為他在說大話,事實上,王強並沒有說大話,三個月後,他去移民局申請綠卡,果然得到了批準,填表蓋章,他的綠卡很快就拿到了手裏。
朋友十分不解,跑來問王強:“你的年齡比我大,申請比我晚,錢沒有我多,憑什麼比我先拿綠卡?這太不公平了。”他微微一笑,說:“因為錢。”
朋友接著問:“你來美國帶了多少錢?”王強聳聳肩膀,輕鬆地回答:“我帶了1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