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24:泰雷絲·瑞恩——女人再強,也別把權利帶回家(1 / 3)

Lesson 24:泰雷絲·瑞恩——女人再強,也別把權利帶回家

自陸克文出任澳大利亞總理以來,他的妻子泰雷絲·瑞恩就一直是一個“安靜的第一夫人”。她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商業以及自己的全球帝國。雖然,她經常陪伴丈夫出現在公開場合並露出最恰當的微笑,但是很少聽見她的聲音。她說“在總理官邸裏我就不能再當‘女強人’,我要成為‘賢內助’。”

工作是女人的護身符

泰雷絲是一個商業女強人,她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商業以及自己的全球帝國。?丈夫陸克文出任總理以後,她仍然堅守著自己的事業。因為她知道,事業不僅是男人的最好裝飾,也是女人最好的護身符。

以前人們用“小鳥依人”來描摹一個女性含羞帶怯、溫柔可人的形象,這樣的女人依附在男人身旁,將男人視作自己最大的靠山。但這樣缺乏獨立性的姿態並沒有將女性的深層魅力體現出來,而且這種依賴於人的生活態度也會讓女性自己感覺到不安定,從而一生悲苦。

日本著名電影《被嫌棄的鬆子的一生》中的女主角鬆子,就是這樣一個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的人。鬆子是學校教師,天性善良的她為自己的學生頂替偷竊的罪名而被學校開除。因為總覺得父親偏愛妹妹,她離開了家。之後鬆子與一個有暴力傾向的作家同居,受盡折磨卻始終不願意離開他。作家自殺後,鬆子與有婦之夫岡野發生不倫之戀,她又把希望寄托在情人身上,結果對方妻子發現後,情人立馬和她翻臉了。

此後鬆子又經曆好幾次戀愛,她每一次都對男人付出自己的真心,希望和對方白頭偕老,結果卻屢遭拋棄,甚至還給她帶來了牢獄之災。到了五十歲鬆子依然是孑然一身,過著單身的隱居封閉生活。她在牢中認識的朋友希望給她一份工作,但她慌亂地拒絕了,因為她對自己毫無信心。而當她意識到自己曾經的理發手藝還沒有忘卻時,她的人生似乎出現了轉機。可是命運卻不給她機會,她在尋找朋友的過程中遭到一群地痞的毆打,死在了枯竭的河川旁。

鬆子是一個渴望得到愛的女人,她追尋愛的勇氣和決心讓人感動,但是她把自己的人生完全寄托在尋找到一個可以依靠的男人身上,這樣就太可悲了。她曾經也當過理發師,手藝不錯,完全可以憑借它擁有平靜、幸福的生活,可惜卻為了男朋友執拗地放棄了。我們痛惜鬆子的一生,並且希望這樣的經曆不要在其他的女性身上重演。

作為“她”世紀的女性,就要獨立。精神上的獨立是一方麵,物質上的獨立也不能忽視。做個職業女性,不把男人當作經濟支柱,而把事業作為自己最華麗的人生篇章,這樣的女性才最能展現出女性的風采。

海倫·凱普蘭是另一個工作中的美麗女人。她小巧玲瓏,利落明快,像是可以應付任何事的女人——事實也是如此。她出生於維也納,在塞拉庫斯大學念藝術。和很多女孩一樣,她接受了母親的老觀念:“女人一定要嫁個金龜婿。”她21歲結婚,後來離婚。她說:“我母親——她代表有同樣想法的億萬人——認為我嫁給一位成功的男人,情況將會好得多,我自己事業成功則不然。在母親的眼中,如果我逮個金龜婿,才算幸福,這才是成功。但是我從小所接受的教育是嫁一個成功的男人——而非自己追求成功。我是位分析家,但直到最近我才明了自己輕率地接受了很多母親的價值觀。”

她開始擁有自己的事業,成為一名心理學家。她說“年輕時,我想做一位心理醫生,但我覺得自己不夠聰明,沒資格進醫學院。大學時我與心理學家約會,嫁給其中一位。之後我才發現:我要做一位心理醫生,而不是嫁給心理學家。”她的工作涉及很多女性羞於提及的“性”,她甚至成為性愛治療上的先驅工作者,著作《新的性愛療法》讓大眾重新了解“性”,專家也對她推崇備至。她說:“我在專業上有所成就,工作愉快,追求做一名演說家,有好朋友、乖孩子和一幢舒適的公寓,和世界上任何人都相處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