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19:瑪米·艾森豪威爾——甘居第二位,別拿愛情與男人的事業PK(2 / 3)

現實生活中,很多女人,溫柔賢惠,幾十年如一日的溫柔賢惠,永遠溫柔寧靜。不管丈夫的情緒有怎樣的波動,她永遠都是不溫不火地對待他;不管丈夫做了什麼事情,她都會以一成不變的方式對待他。這似乎非常符合中國女人的傳統美德。但是聰明的女人千萬不要相信這是一種美德。這種連自己都覺得壓抑的生活方式,怎能不讓男人厭倦?

相信看過《愛情呼叫轉移》的女人都會有所驚醒,老公想離婚,妻子讓他給個理由先,老公理直氣壯的理由居然是:“你在家裏麵永遠穿這件紫色的毛衣,我最煩紫色知道嗎?我討厭看見紫顏色。刷牙的杯子得放在格架的第二層,連個印兒都不能差。牙膏必須得從下往上擠,那我從當中擠怎麼了?我願意從當中擠怎麼了?每星期四永遠是炸醬麵、電視劇、電視劇、炸醬麵。還有,你吃麵條的時候,能不能不要嘬著那個麵條一直打轉轉?”

應該說,這部電影其實跟生活是非常貼近的。我們身邊也會常常發生這樣的事情:一個男人長年累月都處於一種穩定的關係之中,看起來他也是真心愛這個女生。然而,說不定哪天,他拋下一句“我認為我不適合結婚”便逃之夭夭。但隨後,他也許會迅速開始一段新的戀情。為什麼女人付出了這麼多,卻拴不住男人的心?對於這點,我們不得不說,有的時候傳統的觀念未必是對的,或許還害人不淺。不止是今人,連古人都是如此。

我國漢朝的班婕妤,是後宮少有的才女。因為美麗賢惠,得到了漢成帝的寵愛。但是她敗就敗在了太拘泥於一成不變的禮節。漢成帝為了能夠時時刻刻與她形影不離,特地命人做了一輛較大的輦車,以便同車出遊。但是她嚴詞拒絕了,她說:“看古代留下的圖畫,聖賢之君,都有名臣在側。夏、商、周三代的末主夏桀、商紂、周幽王,才有嬖幸的妃子在座,最後竟然落到國亡毀身的境地,我如果和你同車出進,那就跟他們很相似了,能不令人凜然而驚嗎?”漢成帝便不再要求。當時的太後聽後對她也非常地欣賞,讚歎到:“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 應該說,班婕妤非常符合宮廷婦德的要求。在君王愛意正濃的時候,也許並不在意,還誇她賢良,後宮也開始逢迎,仿佛她是那楚莊王的樊姬,李世民的賢後。可能連她自己也有些飄飄然了,以為他們的恩愛一直會這麼持續下去。

但是,不久之後,她的克星來了。趙飛燕和她那更加妖豔的妹妹趙合德來了。所有的憐愛、寵幸,都隨著那個身輕如燕的舞女隨風而逝。“新製齊紈素,皎潔如霜雪。裁作合歡扇,團圓似明月。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意奪炎熱。棄捐莢笏中,恩情中道絕。”她選擇了去服侍太後,在成帝死後又去為他守陵,孤獨終老。

比起趙飛燕姐妹,她美貌與才華皆俱,唯獨太過於一成不變。沒有飛燕起舞繞禦簾的輕盈,亦沒有合德入浴的妖嬈嫵媚。她太正經,擱不下身份來。可是這個世界上的不少人都是假正經。記得在周星星版的《鹿鼎記》裏,韋小寶初入天地會,陳近南一臉正經地拉他進密室說,我們反清複明,就是要搶回屬於我們的錢和女人!韋小寶問,那為什麼要說反清複明之類的屁話呢?陳近南說,聰明人隻對聰明人說實話,外麵那些笨人隻要拿空洞的理想忽悠之……韋小寶大悟,和陳近南一拍即合。出來後,兩人依舊是一臉正氣地麵對那些呆鳥,慷慨陳詞。男人看男人,才見得本質。

每個男人的內心深處其實都是渴望妖媚的女子,因為這樣的女人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她能經常滿足男人的獵奇心理,投一個小石塊讓男人的心裏澎湃。而不是遭遇了七年之癢就走到了婚姻的盡頭。

跟瑪米學持家,不愁沒錢花

每一個女人,需要有個很好的心態去麵對生活,要想過富有的生活,除了會賺錢外,還要學會持家。瑪米和艾森豪威爾結婚的時候,父親很擔心艾森豪威爾每個月167美元67美分的工資不能養活他的女兒。但瑪米並不想向富有的父親尋求經濟幫助。為了削減丈夫在軍官俱樂部的胡亂花銷,曾經嬌貴的瑪米很快學會了做飯,每月能節省40美元。瑪米選新衣服很仔細,她隻選擇那些時尚的,而不是流行的,這樣就不需要總買衣服。所以,盡管丈夫工資不高,但每個月還能有結餘。成為第一夫人以後,她仍然堅持一貫的持家風格,很好地管理著白宮的社會資金。

身為第一夫人,尚且懂得勤儉持家,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拒絕節儉呢?現在很多女孩,對節儉有一種抵觸的反映,他們心底有這樣一種潛意識,會賺錢的女人就會花錢,隻有不會賺錢的女人才會斤斤計較,可事實上,她們雖然掙得多,但最後總是囊中羞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