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13:南希·裏根——“認識我丈夫之後,我的生活才剛剛開始”(3 / 3)

比爾看著雷諾消失的背影,深深地歎了口氣,隨手又將一塊礦石揀起。很快他便感到手中的這塊礦石沉甸甸的,與以往的礦石大不相同,仔細一看,原來真的是日思夜想的寶石。回到阿拉斯加州後,比爾將寶石變賣掉,用賺得的利潤開辦了—家鋼鐵廠。

幾年後,當雷諾還在四處流浪時,比爾已經成為美國赫赫有名的鋼鐵大王。有人問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他感觸良深地說:“我成功的秘訣就是‘堅韌’二字。成功和失敗隻有一步之遙,在艱難困苦、惡劣環境麵前,誰能忍受,並在絕境中抗爭,誰就是勝利者。”

也許很多女人就像雷諾一樣,在困苦麵前,沒有堅持自己的理想,從而錯失了成功的機會,但又能怪誰呢?

每個女人都想獲得成功,但真正能實現理想的往往是少數人。大多數女人遇到困難,便會心灰意懶、消極頹廢,最終選擇了放棄。其實,真正打敗她們的並不是眼前的困難,而是軟弱的意誌力讓她們半途而廢。

是誰動了你的隱私

也許你不會相信,很多時候,將自己的隱私抖露出去的,往往不是別人,而是女人自己。不過,睿智的南希在這方麵卻做得很好,當年裏根身患重病,為了“捍衛”丈夫的尊嚴,保持裏根在美國人特別是那些崇拜者心目中的形象,10年來,南希對裏根的具體情況一直守口如瓶,她還要求家人都這麼做。從而,讓家庭避免了很多麻煩。

給自己的隱私加把鎖,這是每一位現代女性都必須學習的處世之道。尤其是在職場中搏擊的女性,更要注意了。

如今,不少公司都在實施人性化管理,盡力打造家一樣和諧親密的工作氛圍,上司可以和下屬談心,同事之間也能親如兄弟姐妹。事實也證明,和諧的同事關係的確有利於工作的順利開展。但身處職場,競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女人要想保護好自己,就需給自己的隱私加把鎖。

小麗是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初入職場時,懷著很純的想法,像大學時代對室友們無話不說一樣,常將自己的一些經曆及想法毫不設防地對同事講。小麗工作不久,就因出色的表現成為部門經理的熱門人選。可她曾無意中告訴同事,她的父親與董事長私交甚好。於是,大家對他的關注集中在她與董事長的私人關係上,而忽視了她的工作能力。最後,在人事調動上,董事長為了顯示“公平”,任命了一個能力和她差不多的職員為部門經理。小麗因為不懂得保護自己的隱私,而錯失了這個升職的機會。

可見,把握好保護隱私的尺度對自己是大有裨益的,不過,有些個人情況,比如個人愛好等,是可以拿出來和同事分享的。

那麼,到底什麼屬於要保護的隱私呢?

個人信息可分為絕對隱私、非隱私、相對隱私三大類,前兩種較好把握。比如,會對工作產生重大影響的家庭背景、親人朋友關係、情感,會影響他人對你道德評價的曆史記錄;與傳統相悖的生活方式,與上司、重要人物的私交等信息,都是需要保護的絕對隱私。說話時,最好權衡利弊,全麵考慮這些信息在曝光後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免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一件事在一個環境中說出來無傷大雅,但換一個環境則可能成為敏感“雷區”,這就屬於“相對隱私”。分清這類隱私,要先弄清你所處的環境。但如何麵對相對隱私呢?切記一點,千萬不要把同事當心理醫生。比如,要好的同事可能會問你:“最近和你男(女)朋友的關係怎麼樣啊?”你可以大而化之地說“還行”。對方可能隻是出於善意的關心,你最好也點到為止,不必作進一步的解釋,識大體的同事也不會糾纏著問下去。

打好隱私保衛戰,無論是辦公室、洗手間還是走廊,隻要是在公司範圍內,都不要談論私生活;不要在同事麵前表現出和上司超越一般上下級的關係;即使是私下裏,也不要隨便對同事談論自己的過去和隱秘思想;如果和同事已成了朋友,不要常在其他同事麵前表現太過親密,對於涉及工作的問題,要公正,有獨到的見解,不拉幫結派。有些同事喜歡打聽別人的隱私,對這種人要“有禮有節”,不想說時就禮貌而堅決地說“不”。千萬不要把分享隱私當成打造親密同事關係的途徑。同事也是由形形色色的人組成的,都有著善良和平常的心計。我們不妨學著換位思考,站在同事的角度想一想,也許更能理解為什麼有些話不該說,有些事不該讓別人知道。全麵地看待問題,會有助於你權衡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保護隱私,一來是為了讓自己不受傷害,二來也是為了更好地工作。

不過,也沒必要草木皆兵,若對一切問題都三緘其口,也很容易讓人覺得你不近人情。有時,拿自己的缺點自嘲一把,或和大家一起開自己的無傷大雅的玩笑,會讓人覺得你有氣度、夠親切。這也是女人在職場中生存的一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