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11:芭芭拉·布什——“我一輩子所做的事也就是嫁得好,生得好”
有這樣一個女人,丈夫稱她“直率小姐”,美國人說她運氣超好;她嫁給一位總統,又生下一位總統,這個女人不是別人,而是美國第41任總統喬治·赫伯特·沃克·布什的妻子芭芭拉,也是第43屆美國總統喬治·沃克·布什的母親。
親吻幸福,和抱怨說“Bye bye”
芭芭拉出身在紐約的富有家庭,她的父親皮爾斯是《紅書》和《麥考氏》雜誌的出版商,他所出版的係列書籍勾畫了美國家庭的溫暖場景。但是,他自己的家庭卻並不這麼溫暖。芭芭拉曾在書中寫道,她的母親一輩子都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滿意自己的生活。芭芭拉發誓絕對不要仿效母親,要珍惜身邊的幸福,做一個幸福的女人。所以,19歲時,芭芭拉就從史密斯學院退學,嫁給了自己獻出初吻的那個男孩喬治·布什,並盡心盡力地經營著一個“近乎完美”的家庭。?
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妻子,在榮譽的光環下,她需要承擔更多的壓力、責任,但她從沒有抱怨,她甘願放棄自己的一切,擔起家庭的重擔,並且樂在其中,她很慶幸自己能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這也正是她成功的地方。
幸福到底是什麼?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一些女性才貌雙全,擁有讓人羨慕的家境和學曆,但她們卻不快樂。無論物質的給予是多麼的豐厚,她們都不會感到滿足和幸福。不幸福的人,總是容易被時間催老,淡忘生活的意義。
其實,幸福就在每個人的身邊,隻不過很多時候,我們身處在幸福當中卻忘了它的存在。它是一種感覺,需要你用心地去捕捉它。
曼德拉因為領導反對白人種族隔離的政策而入獄,白人統治者把他關在荒涼的大西洋小島羅本島上27年。當時曼德拉年事已高,但白人統治者依然像對待年輕犯人一樣對他進行殘酷的虐待。
羅本島上布滿岩石,到處是海豹、蛇和其他動物。曼德拉被關在總集中營一個“鋅皮房”,白天打石頭,將采石場的大石塊碎成石料。他有時要下到冰冷的海水裏撈海帶,有時幹采石灰的活兒——每天早晨排隊到采石場,然後被解開腳鐐,在一個很大的石灰石場裏,用尖鎬和鐵鍬挖石灰石。因為曼德拉是要犯,看管他的看守就有3人。他們對他並不友好,總是尋找各種理由虐待他。
誰也沒有想到,1991年曼德拉出獄當選總統以後,他在就職典禮上的一個舉動震驚了整個世界。
總統就職儀式開始後,曼德拉起身致辭,歡迎來賓。他依次介紹了來自世界各國的政要,然後他說,能接待這麼多尊貴的客人,他深感榮幸,但他最高興的是,當初在羅本島監獄看守他的3名獄警也能到場。隨即他邀請他們起身,並把他們介紹給大家。
曼德拉的博大胸襟和寬容精神,令那些殘酷虐待了他27年的白人汗顏,也讓所有到場的人肅然起敬。看著年邁的曼德拉緩緩站起,恭敬地向3個曾關押他的看守致敬,在場的所有來賓以至整個世界,都靜下來了。
後來,曼德拉向朋友們解釋說,自己年輕時性子很急,脾氣暴躁,正是獄中生活使他學會了控製情緒,因此才活了下來。牢獄歲月給了他時間與激勵,也使他學會了如何處理自己遭遇的痛苦。他說,感恩與寬容常常源自痛苦與磨難,必須通過極強的毅力來訓練。
獲釋當天,他的心情平靜:“當我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其實仍在獄中。”
在生活中,常有女性抱怨愛人不夠體貼,孩子不聽話;在工作中,埋怨上級不會領導、安排工作不合理得力,等等。總之,對生活永遠是一種抱怨,而不是一種感激。她們隻是在意自己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卻不曾想別人付出了多少。
如果一個人不能夠經受世界的考驗,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心胸隻能容得下私利,那他就得不到幸福。父母的養育,師長的教誨,配偶的關愛,他人的服務,大自然的慷慨賜予……你從出生那天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裏。隻有你真正明白了這些,你才會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社會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衣之溫暖……就連對自己的敵人,也不忘感恩,因為真正促使自己成功,使自己變得機智勇敢、豁達大度的,不是順境,而是那些常常可以置自己於死地的打擊、挫折和對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