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9:艾薇塔·貝隆——低處起飛,成功就在抬頭間(2 / 3)

誰說沒有機會?不要坐失現在就擺在你麵前的時機,莎土比亞說“當時機把有發的頭伸出來而沒有人去抓時,回頭它便會伸出一個禿頭來”,你要選擇有發的頭顱還是個禿頭?

抓住自己麵前的機會,同時也要創造機會。主動去創造機會,你能得到的比隻是抓住機會得到的更多。

每個女人,隻要有抓得住當前機會的毅力,有為目標而奮鬥的精神,都有獲得巨大成功的可能。你應該牢記,你的出路就在你自己身上。

不難發現,凡是在世界上做出一番大事業的女人,往往不是那些幸運之神的寵兒,反而是那些“沒有機會”的苦孩子。

世界上到處需要而恰恰缺少的,正是那些能夠製造機會的人!

等待機會而至成為一種習慣,這真是一件危險的事。工作的熱心與精力,就是在這種等待中消失的。對於那些不肯工作而隻會胡思亂想的人,機會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隻有那些勤奮工作的人,不肯輕易放過機會的人,才能看得見機會。

你或許會這樣想,機會的降臨一定是非同小可的,但實際上沒有那麼玄秘,機會就暗藏在你的日常行事之中;不管你從事哪一類事,其中都有機會。但是機會不會主動上門來找你,隻有你去找機會。

在你現在所處的地位中,或者已經人滿為患了吧,但是,高處的職位還有很多,有很多空缺等著合適的人去謀取。每天盡管有數以百萬計的男女被迫失業,但在那些高等職業所在地的門口,卻總是掛著“渴慕賢士”的廣告。世界各處都在尋求受到過良好訓練的青年,英明的管理者與領袖,及本領高強的人。高貴的地位、優厚的待遇,總在等待著那些能力超群又能夠勝任的青年男女去贏取。

有兩個年輕人一同去尋找工作,其中一個是英國人,另一個是猶太人,他們都懷有成功的願望,尋找適合自己發展的機會。

有一天,他們走在街上時,同時看到有一枚硬幣躺在地上,英國青年看也不看就走了過去,猶太青年卻激動地將它撿了起來。

英國青年對猶太青年的舉動露出鄙夷之色:連一枚硬幣也撿,真沒出息!

猶太青年望著遠去的英國青年心中感慨:讓錢白白地從身邊溜走,真沒出息!

後來,兩個人同時進了一家公司。公司很小,工作很累,工資也低,英國青年不屑一顧地走了,而猶太青年卻高興地留了下來。

兩年後,兩人又在街上相遇,猶太青年已成了老板,而英國青年還在尋找工作。

英國青年對此無法理解:“這麼沒出息的人怎麼能如此快地發了財呢?”

猶太青年說:“因為我不會像你那樣紳士般地從一枚硬幣上走過去,我會珍惜每一分錢,而你連送到手上的錢都不要,怎麼會發財呢?”

英國青年並非不在乎錢,而是眼睛總盯著大錢而對小錢置之不理。所以,他的錢總在明天,這就是問題的答案。

猶太青年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慣於采取“避實就虛,化整為零,積少成多”的戰略。實行積微成多的謀略,必須做到心懷大誌,對前程充滿自信;如果自慚形穢,胸無大誌,那就永難成功。同時,還要具有堅忍不拔的意誌和紮紮實實、埋頭苦幹的精神。

真正的成功者從來不為沒有機遇而苦惱,在他們看來,隻要動腦筋,就一定能發現機遇、創造機遇。從卑微處爬起的女人實在太多了,她們憑借自己堅韌的性格和頑強的毅力,克服種種困難,最終實現了成就大事的目的。當然,這其中我們不排除運氣,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她們善於挖掘藏在生活中的機會。

你的眼淚,不要輕易地流下來

從出身卑微的私生女,一步一步地登上總統夫人的寶座,艾薇塔·貝隆承載了太多的悲歡離合、大起大落。當年,隻身到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時,她舉目無親、身無分文,還被男人拋棄,但是她並沒有和後退,而是仍然留在了陌生的城市。

一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她才無奈地說:“我這一生,隻有生病時才會流淚。”

她就是這樣一個堅強的女人,無論麵對怎樣的環境,麵對再大的困難,都不能放棄自己的信念,放棄對生活的熱愛。

其實,很多時候,打敗自己的不是外部環境,而是你自己。女性朋友們,隻要一息尚存,我們就要追求、奮鬥。那麼,即便遭遇再大的困難,我們都一定能化解克服,並於逆風之處扶搖直上,做到“人在低處也飛揚”。

現今,日本國民中廣為傳頌著一個動人的小故事:

許多年前,一個妙齡少女來到東京酒店當服務員。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說她將在這裏正式步入社會,邁出她人生第一步。因此她很激動,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幹!她想不到:上司安排她洗廁所!

洗廁所!實話實說沒人愛幹,何況她從未幹過粗重的活兒,細皮嫩肉,喜愛潔淨,幹得了嗎?洗廁所時在視覺上、嗅覺上以及體力上都會使她難以承受,心理暗示的作用更是使她忍受不了。當她用自己白皙細嫩的手拿著抹布伸向馬桶時,胃裏立馬“造反”,翻江倒海,惡心得幾乎嘔吐,卻又吐不出來,太難受了。而上司對她的工作質量要求特高,高得駭人:必須把馬桶抹洗得光潔如新!

她當然明白“光潔如新”的含義是什麼,她當然更知道自己不適應洗廁所這一工作,真的難以實現“光潔如新”這一高標準的質量要求。因此,她陷入困惑、苦惱之中,也哭過鼻子。

這時,她麵臨著人生第一步怎樣走下去的抉擇:是繼續幹下去,還是另謀職業?繼續幹下去——太難了!另謀職業——知難而退?人生之路豈有退堂鼓可打?她不甘心就這樣敗下陣來,因為她想起了自己初來時曾下過的決心:人生第一步一定要走好,馬虎不得!

在此關鍵時刻,同單位一位前輩及時地出現在她麵前,他幫她擺脫了困惑、苦惱,幫她邁好這人生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幫她認清了人生路應該如何走。但他並沒有用空洞理論去說教,隻是親自做個樣子給她看了一遍。

首先,他一遍遍地抹洗著馬桶,直到抹洗得光潔如新;然後,他從馬桶裏盛了一杯水,一飲而盡喝了下去!竟然毫不勉強。實際行動勝過萬語千言,他不用一言一語就告訴了少女一個極為樸素、極為簡單的真理:光潔如新,要點在於“新”,新則不髒,因為不會有人認為新馬桶髒,也因為馬桶中的水是不髒的,是可以喝的;反過來講,隻有馬桶中的水達到可以喝的潔淨程度,才算是把馬桶抹洗得“光潔如新”了,而這一點已被證明可以辦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