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 8:傑奎琳·肯尼迪——“我要生活,而不是記錄生活”(3 / 3)

(3)抓住丈夫的越軌行為不放

很多妻子在丈夫重新回到自己身邊時,卻常常無法釋懷,總是在不同的場合提起丈夫那段“不光彩的往事’。法國婚姻專家希裏·蘇茲曼說:“有些妻子在丈夫的婚外情結束10年之後還牢記著,她們把這視做是製服丈夫的武器。”遺憾的是這種心態對建立美滿的婚姻和使雙方恩愛如初極為有害。這一方麵給自己帶來深切的痛苦,另一方麵也使丈夫備感壓抑,久而久之,容易使丈夫 產生逆反心理和自暴自棄的想法,很難保證他再不發生以前那種事,獨嚐痛苦之果的也隻剩下自己了。

(4)到丈夫單位大吵大鬧

菲在丈夫兜裏發現那封情書時,大腦裏一片空白,她顫抖著抓起那封信,轉身衝下樓。丈夫正在辦公室和一個下屬談話,菲哭著把他的“罪證”擲到他桌上。這件事讓丈夫在單位裏抬不起頭。一個月後丈夫辭職獨自去了南方,菲有些後悔,因為她這一不明智的舉動,使丈夫失去了地位、名譽,也使菲失去了很多女人不會有的優越和驕傲。而更重要的是,她把還愛著自己的丈夫 推出家門。丈夫去的那個城市正是那個女人居住的城市。菲 痛苦不堪。她想,自己本可以通過另一種方式解決這個問題,可是……後悔晚矣。

對於婚姻基礎牢固的人,用理智和寬容的態度去處理配偶一方偶爾一次的越軌行為,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這樣,在維護婚姻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不僅是個成功的妻子,也是一個優秀的女人。

傑奎琳:“我的生活隻關我自己的事”

傑奎琳的風格是如此的鮮明、充滿智慧、富有創造性。從她入住白宮成為肯尼迪夫人,到嫁給希臘船王亞力士多德·歐納西斯,傑奎琳在每一個年代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成為美國人眼中永遠的第一夫人。

盡管她的第二次婚姻不被美國人所理解,但她沒有辯解,在愛和恨,被恭維和被侮辱麵前,她選擇了沉默,也選擇了生活。她信奉並身體力行的是:“我生來並非是為了支配別人或是忍辱負重。我的生活隻關我自己的事。”

每個女人都應該學會不活在別人的認可裏,快快樂樂地為自己活,瀟瀟灑灑地“自戀”,哪怕別人把自己當成“精神病患者”,我們也要做一個快樂的“美人症患者”。

瑪麗亞每天都在房前的空地上練習唱歌。一位鄰居聽了,冷笑著說:“你即使練破了嗓子,也不會有人為你喝彩,因為你的聲音實在是太難聽了。”

瑪麗亞回答道:“我知道,你所說的這番話,其他人也對我說過多次,但我不在乎,我是為自己而活著,不需要活在別人的認可裏。我隻知道在唱歌時我很快樂,所以無論你們怎麼指責我的聲音難聽,都不會動搖我唱下去的決心。”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屬於自己的,你不需要處處參照他人的模式,畏懼別人的議論,否則,你的一生隻能悲哀地活在他人的陰影裏。事實上,人活在這個世上,並不是一定要壓倒他人,也不是為了他人而活,一個人所追求的應當是自我價值的實現以及對自我的珍惜。一個人是否實現自我並不在於他比別人優秀多少,而在於他在精神上能否得到幸福的滿足。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女孩卻常常為同學一句無意的嘲笑,或在工作中同事一次無心的抱怨而悶悶不樂,甚至開始徹底地懷疑自己、否定自己。其實,這樣的心態是不對的。雖然我們有必要聽取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但也不能過分在乎,否則,煩惱的是你自己,痛苦的也必定是你自己。

範曉萱在一次訪問時說:“以前我很辛苦,因為我太在乎別人的感覺,太在乎其他人怎麼看我,所以,我很多時間都要去想別人怎麼看,我都想做得麵麵俱到,把自己弄得很辛苦。現在,我開始跟著感覺走,也能比較清楚地表達我的看法就是這樣。我隻是想活得輕鬆一些,不要那麼辛苦。”

的確,一個人一生為別人的評論而活著是很累的,也很愚蠢。埃莉諾·羅斯福說:“未經你的同意,沒有人能使你感覺卑微。”古希臘諺語也說:“除了自己,沒有人能夠侮辱我們。”

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很多的知識和信息來自別人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但你怎樣接受、理解和加工、組合,是屬於你個人的事情,這一切都要你自己去看待、去選擇。誰是最高仲裁者?不是別人,正是你自己!歌德說:“每個人都應該堅持走為自己開辟的道路,不被流言所嚇倒,不受他人的觀點所牽製。”讓人人都對自己滿意,這是不切實際、應當放棄的期望。

我們周圍的世界是錯綜複雜的,我們所麵對的人和事總是多方麵、多角度、多層次的。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己所感知的經驗現實中,別人對你的看法大多有一定的原因和道理,但不可能完全反映你的本來麵目和完整形象。別人對你的態度或許是多棱鏡,甚至有可能是讓你扭曲變形的哈哈鏡,你怎麼讓人人都滿意呢?

如果你期望人人都對你感到滿意,你必然會要求自己麵麵俱到。不論你怎麼認真努力去盡量適應他人,能做到完美無缺,讓人人都滿意嗎?顯然不可能!這種不切合實際的期望,隻會讓你背上沉重的包袱,讓你因此顧慮重重,活得太累。隻有懂得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受別人的消極影響,不管別人如何評論你,隻要你自己覺得高興、滿足、自得其樂,你的生活就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