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當今社會,是一個崇尚個性、張揚自我的年代,似乎隻有風風光光做人、轟轟烈烈做事才能夠緊隨時代步伐,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固然,做人要懂得推銷自我:你隻有將自己的才能和魅力充分展示出來,才能獲得他人的關注和認可,才能爭取到更多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當今社會也確確實實地在創造各種機會鼓勵和支持大家這麼做。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你必須隨時隨地張揚賣弄——這樣一來,你非但不能如願以償,反而會弄巧成拙、事與願違。
商界巨子李嘉誠在他的兒子李澤楷踏足商界時,曾對他有這樣一番訓誡:“樹大招風,低調做人。”可見,比起不知天高地厚、招搖過市的人來說,那些真正事業有成、人生得意的人,反倒更多信奉和秉持的是一種低調的處世原則,究其原由,其中蘊含著很深的人生哲理。
古語有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人浮於眾,眾必毀之。古今中外,大凡功成名就、才華出眾之人,往往比常人更容易惹人嫉恨,遭受打擊。當年建安才子曹植在生死關頭寫下了傳頌千古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從這首悲愴欲絕的詩中,我們深刻地感受到了曹植當時的悲憤與無望。想想看,一個人風頭太盛了,連自己的親哥哥尚且容他不得,我們又如何奢望非親非故的人能永遠為我們的成功而歡欣鼓舞,賣力叫好呢?不錯,成功固然可喜可賀,但成功絕不是可以向人炫耀的資本,更不是借以打擊他人的武器。一個成熟、睿智的人,要能夠在誌得意滿的同時,為他人騰出一片休憩、喘息的空間,不要讓自己的榮耀成為盤踞在他人心中的陰影;不要讓自己光鮮、輕狂的身影成為他人瞄準、射擊的耙子。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低調做人實為規避風頭、明哲保身的良好策略。
除此之外,低調做人也是養精蓄銳的極好方式。低調的人,絕不會妄自尊大,四處逞強,他們於不驕不躁、不顯不露間蓄積實力,悄然潛行。低調者這樣做,一來可以掩人耳目,免受無謂的爭鬥;二來能夠於世事紛擾中辟一片安寧境地——減少旁枝,潛心修養,方能集中力量,壯大自己。因而,低調做人就是在社會上立身成事的絕好姿態。
低調做人既是一種策略,也是一種姿態,同時更是一種品格,一種風度,一種胸襟,一種魄力。低調的人能夠於紅塵萬丈中,始終保持一種高潔淡雅的誌趣,以平和的心態來看待世間的功利得失,勵精圖治,且能寵辱不驚,貧賤不移。低調的人,自有其浩然的氣度,他們是芸芸眾生中超凡脫俗的聖者,他們以豁達隨和的處世態度,贏得了世人永恒的敬重,也為自己的生命收獲了一份高貴的尊嚴!
總而言之,低調做人是一門高深的智慧,是一種高尚的修養。低調做人並不意味著卑微做人,低調的人同樣要高標處世。甚至於,每當我們翻閱古今人物事跡時,我們常常還會驚訝地領略到:大凡高標處世者,其做人基調都很低;大凡低調做人者,其處世標準都相當的高!因此,我們不難做出這樣一種推論:越是低調做人者,越能成就大功大業;越是出人頭地者,反而越善於低調做人。
那麼,低調做人何以能有這麼神奇的影響力呢?它對我們的為人處世方麵,又有怎樣至關重要的意義呢?下麵,就讓我們共同走入此書,於世事浮沉中去學習和感悟低調做人的獨特價值吧。但願這本書能成為你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為你解讀困惑,指點迷津,與你一道創建幸福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