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史玉柱發話了,他說:“能者多得,隻要能為巨人作出貢獻,不拒絕索取,要在巨人內部培養一批富翁。”
這樣的激勵方式,對員工的刺激相當大。在腦白金時期,員工們瘋狂地工作、加班,史玉柱經常會在員工加班的時候動不動就發上幾千元的獎金,讓員工驚喜不已。
此外,在腦白金時期,史玉柱在員工待遇方麵的做法是:重點技術人員不受公司級別製度限製,隻要技術能力強,就可以付出高額報酬。後來,做網遊時,史玉柱將這套模式運用到了遊戲團隊中。當然,隻注重少數骨幹卻對其他員工不理不問,其他員工會覺得不公平,也會引發矛盾。巨人網絡上市後,在公司內部的慶功宴上,史玉柱宣布了兩個消息,一個是給公司員工每人發一枚金幣,另一個是給公司所有員工加工資,一個也不少。
人要生存、要發展,精神是支撐,物質是保障。在戰國時代,人們希望有能力的人可以保證太平盛世;在太平盛世,人們就希望拿到豐厚的薪水。對於現代人來說,薪水不僅是人的一種生活必需品,還能滿足個人的價值需求。事實證明,當一個人處於較低崗位時,他就會表現積極,工作努力,一方麵提高自己的崗位績效,另一方麵爭取更高的崗位級別。在這個過程中,他會體會到由晉升和加薪帶來的價值和被尊重的喜悅,從而更加努力工作。
用自己的實力讓別人感受到威脅,讓他們自發地團結在自己的身邊,這是德川家康的智慧。通過直接給予物質利益而招攬人才,這是史玉柱的方法,兩者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一切都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
提升實力,這是永遠的硬道理。
借力使力,減輕碰壁的創傷
石田三成是豐臣秀吉時期的一位奉行,五大老和五奉行是輔佐幼主的主力。石田三成在戰時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士兵,受到秀吉的器重漸漸得到一些顯赫的職位。他成為奉行的時候,受到很多老資格的將領的輕視,但是這個政治“暴發戶”有著極大的野心。
秀吉死後,家康的實力漸漸強大,已經蓋過了所有大名的風頭。心懷挾幼主以治天下的石田三成感到少主的位置難保,於是處處打著輔佐少主秀賴的旗號,拉攏大名與家康對立。
每當有人提出異議的時候,三成就拿出秀吉的恩情,責備大名見利忘義。前田利家的大老離世後,與石田三成站在一起、又有發言權的人就越來越少了。為了加強自己的影響力,三成言必稱秀賴、澱夫人,讓那些大名頭痛不已。
明明是自己的意願,卻要以別人的名義說出,這是因為,在講求人情的社會中,有權勢的人說話更有分量。清朝時的黃蘭階也深諳此道。
清政府的官場中曆來靠後台,走後門,求人寫推薦信。軍機大臣左宗棠從來不給人寫推薦信,他說:“一個人隻要有本事,自會有人用他。”左宗棠有個知己好友的兒子,名叫黃蘭階,在福建候補知縣多年也沒候到實缺。他見別人都有大官寫推薦信,想到父親生前與左宗棠很要好,就跑到北京找左宗棠。左宗棠見了故人之子,十分客氣,但當黃蘭階提出想讓他寫推薦信給福建總督時,頓時就變了臉,幾句話就將黃蘭階打發走了。
黃蘭階又氣又恨,離開左相府,閑踱到琉璃廠看書畫散心。忽然,他見到一個小店老板學寫左宗棠的字,十分逼真,心中一動,想出一條妙計。他讓店主寫柄扇子,落了款,得意洋洋地搖回福州。
在參見總督的時候,黃蘭階手搖紙扇,徑直走到總督堂上,總督見了很奇怪,問:“外麵很熱嗎?都立秋了,老兄還拿扇子搖個不停。”黃蘭階得意地把扇子一晃:“不瞞大帥說,外邊天氣並不太熱,隻是我這柄扇是此次進京,左宗棠大人親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說完還故意將扇麵上的題字呈給總督看。
總督吃了一驚,心想:“我以為這姓黃的沒有後台,所以候補幾年也沒任命他實缺,不想他卻有這麼個大後台。左宗棠天天跟皇上見麵,他若恨我,隻消在皇上麵前說個一句半句,我可就完了。看那題字,確是左宗棠筆跡,一點不差。”總督悶悶不樂地回到後堂,找師爺商議此事,第二天就給黃蘭階掛牌任了知縣。
黃蘭階沒幾年就升到四品道台。總督一次進京,見了左宗棠,討好地說:“您的門生黃蘭階,如今在敝省當了道台了。當真是少年才俊,前途不可限量啊!”左宗棠笑道:“是啊!那次他來找我,我就對他說:‘隻要有本事,自有識貨人。’老兄就很識人才啊!”左宗棠萬萬沒有想到自己早已成了黃某人的靠山,助他攀上高枝,直上青雲了。黃蘭階能夠官拜道台,是以左宗棠這個大貴人為背景,讓總督這個小貴人給他升了官,實在是棋高一著的做法。
黃蘭階為人之機巧、精明,世上少有。與其憑借自己的單薄力量一條路走到黑,不如學會借別人的口來為自己說話,這既可減少痛苦摸索的時間,也可大大減輕碰壁帶來的創傷。
從積極的角度看,借人之口表達自己的意願並不卑鄙,相反,還稱得上是一種難能可貴的人生智慧。別人的重視和好評往往就是強有力的敲門磚,能夠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和更廣闊的舞台。可惜石田三成所借之口,乃是失勢之人,黃蘭階則不然,因而大獲成功。對於那些懷才不遇的人來說,堂堂正正地為自己贏得一封好的推薦信,何嚐不是一種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