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媽媽的愛是無價的(1 / 1)

父母之恩,水不能溺,火不能滅。

——蘇聯諺語

一天晚上,當妻子在廚房準備晚餐的時候,兒子拿著一張寫滿字的紙走向媽媽。他的媽媽在圍裙上擦幹雙手後開始讀那張紙:

割草4.00美元

這星期整理我的房間2.00美元

為你到商店買東西1.00美元

當你去購物時照管我的小弟弟0.50美元

倒垃圾0.50美元

獲得良好的成績6.00美元

給花澆水以及修整花園4.00美元

總計應獲得18.00美元

媽媽看著兒子滿懷希望地站在那兒,腦海中思潮翻滾。隻見她拿起鋼筆把兒子已寫過的紙翻過來,在上麵寫道:當你在我腹內生長,我懷著你那10個月是無價的;我陪著你一起熬夜的那些晚上,為你求醫、祈禱,這是無價的;這些年來你曾造成的惱人境況和所有的淚水,那是無價的;那些恐懼的夜晚和將來麵臨的煩惱,是無價的;為你準備玩具、食物、衣服甚至為你擦鼻涕,是無價的;兒子,當你把以上所有的累加起來,真摯的愛的全部價值是無價的。

當兒子讀完他媽媽寫的話後,他雙眼含淚,直直地看著他媽媽說:“媽媽,我真愛你。”然後拿出鋼筆在他的“賬單”上用大寫字母寫道:“全部付清。”

當孩子想當然地向父母索取時,往往不會想到父母曾經以及現在為他們付出的一切。父母應該讓孩子明白,父母對於子女的愛是生命之愛,是不可償還的。孩子每天應該做的,就是感激與珍惜,擁有與努力。

用餐,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時機,也是家人溝通的最佳場合。

在用餐時,父母可以借此機會教導孩子對辛苦耕耘的農夫和煮飯做菜的家人心懷感激。不要讓孩子有錯誤的觀念,認為農夫是為了討生計才種菜栽稻,而自己吃得心安理得。

在日本,一些家長教育孩子用餐前,一定要雙手合實,說聲“我領受了”,然後才動筷。吃完以後,也必然會說:“今天的飯菜真好吃,謝謝媽媽。”再離開餐桌。

出外用餐時,也要教育孩子,不要認為自己出了錢就是大老爺,仍然要懷著感激的心。

如果孩子從小就知道感恩,知道“一日三餐來之不易”的道理,長大後,不論他置身何種環境,大家一定會對他有好感,樂意和他相處。

要培養孩子感恩的心,父親應該起帶頭作用。假若父親邊看報邊吃飯,吃完飯也不表示好不好吃,就一聲不吭地離開餐桌,負責烹飪的人當然會覺得沒有趣,也提不起勁來做更好吃的東西。

快樂地用餐,不但能營養身體,更能滋潤心靈。所以用餐時,大家不但要感恩,也該談些愉快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