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早期教育(1 / 2)

指導幼兒認字的原則

關於兒童識字的最佳年齡的最新看法是:3~6歲是兒童學漢字的最佳年齡段,讓寶寶盡早閱讀,對培養寶寶的學習興趣有益無害。

識字最重要的結果不是寶寶掌握多少漢字,重要的是在識字過程中,寶寶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等都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吸引寶寶積極主動地認字,家長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1.漸進原則。在開始學習階段不要急於求成,盲目追求識字量。應該以培養識字興趣、識字習慣為主要目標,然後逐漸加大識字量,盡快使寶寶進入閱讀階段。

2.鼓勵原則。絕大多數的寶寶都喜歡做別人誇獎的事,讚美的語言會使他們的自信心倍增,鼓舞他們去獨立學習。

3.遊戲原則。對寶寶來說,與其說識字是一種腦力勞動,不如說是一種“記憶遊戲”,隻要采取寶寶感興趣的方法,寶寶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完成識字任務。

4.環境原則。創設適宜的識字環境,即非書本環境和書本環境,讓寶寶經常處於漢字的環境中。通過兒歌識字、製作識字卡片、牆壁字掛圖、閱讀幼兒故事、讀大街小巷的廣告牌等途徑,讓寶寶經常反複地接觸漢字,通過耳濡目染的環境熏陶,讓寶寶增加對漢字的親切感。

5.多樣性原則。寶寶識字沒有固定的場景和模式,每位家長可以結合寶寶自身的特點,靈活地選擇方法,培養寶寶的識字興趣,使識字活動與遊戲活動及家庭生活緊密結合,力爭取得最好的效果。

6.及時複習原則。寶寶學過的字一定要及時複習,否則像熊瞎子掰玉米,掰一穗丟一穗,認識的字是不會有累積和增長的。為此,家長應經常和寶寶一起複習學過的漢字,養成習慣後,自然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引導幼兒認字的技巧

1.看圖識字。結合以圖為主、以文為輔的短小故事,引導寶寶認識圖文中對應明顯的字,並根據圖畫的意思猜出文字。找一些文字淺顯、圖畫含義清晰、結合寶寶生活的兒歌,幫助寶寶了解畫麵與文字的關係。

2.利用遊戲認字。隻要家長肯動腦,遊戲中隨時可以教寶寶識字,比如寶寶喜歡玩沙子和石頭,家長可以把沙子和石頭這幾個字寫成小卡片埋在沙堆裏讓寶寶用小鏟子挖出來。寶寶挖一個讓他認一個,寶寶很容易就在興奮中把漢字記住了。

3.利用幼兒故事教寶寶識字。寶寶喜歡反複聽同一個故事,家長可以按照故事書的內容一字一句地講,直到寶寶也能一字不差地講下來。然後,把著寶寶的手,指著書上的字一遍遍地教,這樣寶寶會領會一個字發一個音,不認識的字會根據自己已會講的故事猜出來。

4.用漢字積木識字。買一盒漢字積木,讓寶寶擺成各種玩具如火車、小樓房等。而且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將某個漢字的偏旁拆開,和另外一個重新組合成一些新的漢字。寶寶可以通過認一個字而連帶學會很多字,並在拚拆過程中激發創造性思維和動手操作能力。

5.利用順口溜識字。順口溜的特點是語言簡短明朗,語句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讀易記,適合寶寶的語言表達特點。利用這種方法可以使寶寶輕鬆快樂地記住那些筆畫繁、多意義抽象的字。如“熱”字:左手拍了九下球,四滴汗珠往下流。

6.拚詞造句識字。寶寶認字往往是記憶方式的重現。一個字一個字地記,反映出來的就是單獨一個字的認讀,以詞彙、句子形式記憶的,反映出來的就是詞彙和句子,有著整體記憶的特征。

如寶寶已會認讀整首兒歌,看似每個字都認識,但單獨抽取其中一字讓其認讀時,卻不認識了。根據這一特點,可以采用拚字念兒歌的遊戲,幫助寶寶理解口語與文字、詞與句的關係,鼓勵寶寶創造性地組詞造句,拚出許多常用句。如“白——白色——白色的雲彩——白色的雲彩像座山”。

營造學外語的環境

0~6歲是人一生的語言敏感期。從寶寶開始注視大人說話的嘴形,並發出咿呀學語聲時,就進入了語言的敏感期。語言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體係,盡管如此,隻要提供寶寶交流和學習的環境,他們就可以毫無問題地多層麵掌握,對於第二語言的學習也是如此。

首先,環境最重要。0~6歲寶寶的語言接收係統呈開放狀態,能夠自然地習得語言,隻要具備一定的語言環境,除母語外,寶寶也可以同時習得一兩種外語,甚至可能更多。由於在這一時期寶寶對父母親非常地依戀,所以,父母應盡量創造英文環境,讓寶寶多聽、多看、多說、多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