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識與被賞識,常常會誘發動人的情感故事。

有一個年輕的女子,經曆了童年時父親入獄、母親出走的不幸。孤苦無依的她寄居在爺爺奶奶貧寒的家裏,嚐盡人間辛酸。後來,一位年輕有為的大學生愛上了小學都沒有畢業的她。頂著重重壓力,兩人結婚了。

婚後幾年,由於自卑和猜忌,妻子脾氣陰晴不定,給家人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孩子成了可憐的發泄品,常常被母親打得鼻青臉腫,性格變得乖張暴戾。但是,丈夫始終深愛著妻子。有一次吵架,妻子拿刀片把丈夫的手臂劃得血淋淋的,事後丈夫縫了18針。在去醫院的途中,丈夫一再叮囑妻子:“千萬別讓我爸媽知道這件事,否則他們一定會把你趕走的。”

最終,丈夫的深情感動了妻子。一次偶然的機會,妻子毅然選擇了通過學習賞識教育來改變自己。如今,每當丈夫回到家裏,妻子就端來一盆洗腳水替老公洗腳,然後替老公捏肩捶背。有一天,丈夫心疼地說:“你對我太好了,我真舍不得讓你為我做這種事情。”妻子回答:“我身世淒慘,全村人都瞧不起我。嫁入你家之後,由於我脾氣不好,婆婆多次勸你跟我離婚,但你始終沒有放棄我。你愛我,看得起我,賞識我,這一輩子,不管為你做什麼事我都心甘情願!”

一份“看得起”,換來的是傾盡全力的回報。

這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賞識教育家庭和諧班一位女學員的身上。現在他們一家夫唱婦隨,其樂融融,孩子也隨著父母關係的改善而變得身心舒展。

“士為知己者死”,人性中最本質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與欣賞。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又何嚐不是如此呢?

在每期賞識教育好孩子快樂營裏,我們給孩子一份無條件的“看得起”,換來的是孩子義無反顧的“夠朋友”。因為“夠朋友”,孩子肯定自我,快樂體驗,快樂成長;因為“夠朋友”,孩子敞開心扉,傾訴煩惱,化解心結;因為“夠朋友”,孩子挑戰極限,突破自我,承諾做一個自己快樂並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人!

這麼多年來,無論是來自中國內地、香港、澳門的孩子,還是來自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韓國等其他國家的孩子,在快樂營,每個孩子都是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都是值得被尊重與嗬護的。沒有不好的孩子,隻有快樂的孩子、自信的孩子,來到這裏的每一個孩子在“看得起”的前提下,成長著,蛻變著,變得快樂、開朗、樂觀、自信,生命煥發出無限光彩。很多家長十分驚訝,孩子來到快樂營後為何竟能發生如此大的變化?答案其實很簡單:隻要我們給予孩子足夠的能量,每個孩子都可以飛向藍天。這份能量,其實就是“看得起”,就是賞識!

有些孩子在快樂營裏就像充了電的發動機,動力十足,表現非常好,可回家沒幾天又恢複原樣。說到底,還是能量不足。孩子沒能量,是因為父母沒有給孩子能量。父母沒有給孩子足夠的能量,是因為父母本身缺乏能量,需要充電,需要學習和成長。一個有能量的家長,必定能夠用自身的言行去影響孩子,給予孩子成長和前行的動力,讓孩子輕鬆快樂地行走在人生路上。

衷心希望每位家長和老師用心去讀這本書,也許透過字裏行間,您會讀懂孩子那顆脆弱、敏感的心,讀懂他的恐懼、彷徨與憂傷!如果讀懂了,請您發自內心地去賞識、嗬護我們的孩子,傾聽孩子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