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北大和清華是很多年輕人夢想開始的地方。跨入清華園,來到未名湖,是莘莘學子夢寐以求的理想,也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願。
我們都知道,北大之大,不僅在於它擁有廣大的校園、亞洲著名的圖書館、富麗堂皇的百年大講堂和學富五車的學術大師,更重要的還在於她兼容並包、思想自由的治學理念。自蔡元培校長開風氣之先,首先把各種學術流派引進了北大講堂,各種流派的觀點與學說就源源不斷地湧進了這所百年校園,它們共生共存,相得益彰。流動的空氣使這所百年名校不斷接受新鮮文化的滋養,永久煥發著青春與活力。迄今為止,北大已經接待過十多位國家首腦,無數一流學者、外交家以及七十多所大學的校長到此演講。
而百年清華呢?它之所以能夠培養出如此之多的頂尖級人才,不僅在於其課堂上傳授的知識,更在於它在承載了厚重曆史的前提下,在歲月中沉澱下來的引人深思的智慧。這些智慧潛藏在清華園的各個角落和師生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在其靈秀之氣中長期耳濡目染,人們便會於不知不覺中脫胎換骨,進入一種高素質、高水平、高格調的境界。這正如杜甫詩中所寫:“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曾經的清華校長梅貽琦說:“大學者,非大樓也,大師之謂也。”的確,大師是清華的靈魂所在,王國維、陳寅恪、林語堂、華羅庚,他們的生活到處閃耀著智慧的火花。哪怕你隻捕捉到了其中的星星點點,也可以借助它讓自己的人生散發出耀眼的光輝。他們學識淵博卻不為學識所累,永不停歇地進行著思考,孕育卓越的理念和偉大的思想。他們淡泊名利,保持著自己獨立的人格和道德操守,他們秉天地之氣而來,將智慧播撒於人間。
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加曾說:“智慧——唯一的自由。”英國戲劇家莎士比亞寫道:“智慧,就像天使降臨,舉起鞭子,把犯罪的亞當驅逐出了他的心房。”在當今世界巨富比爾·蓋茨的頭腦中,“我們的每一項新產品的開發,都是運用智慧的結果。”
智慧,是人對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的一種透視、一種反思、一種遠瞻,是人類對世界和自我的一種認識與改造的能力。智慧讓人把握事物的本質和成功的規律,洞悉世間一切現象的本來麵目,實現心靈的升華與徹悟,讓人生更加圓滿與幸福。
但是,並不是每一個充滿夢想的年輕人都能有幸來到北大、清華聆聽大師們充滿智慧的教誨,這無疑是所有渴望用智慧來武裝自己的青少年的一大損失。基於此,為了讓大師們的思想和人生哲學得以傳承,也為了讓更多的青少年體會到前輩們的智慧之光,我們精心編寫了本書。書中節選摘錄了富有哲理的演講稿,並為了便於青少年閱讀,在尊重原稿的前提下,對演講稿的原文略作改動,有的地方進行了壓縮和刪減,請青少年讀者能諒解。在其後附上“讀·品·悟”這一板塊,旨在讓青少年能夠更加透徹地領悟大師的人生精髓。在書中,你不但可以聆聽大師們的精彩哲思,而且還可以品味到北大、清華濃鬱的人文氣息,學會從容地麵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敗。
真誠地希望此書能幫助青少年們走近這兩所既古老又充滿活力的學府,跟隨著精英們的腳步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人生。讓我們追隨智者的足跡,聆聽智慧流淌的聲音,品味人生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