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楊家經典(1 / 2)

楊澤看到了自己從小經曆的一切,看到自己一步步成長,看到自己一步步長大。

楊澤再次清晰的感覺到自己的苦與樂,自己的痛和愛,自己的對和錯。

楊澤對於世界的看法,做事的方式,楊澤讀過的書,楊澤殺過的人再次重現。

甚至一些幾乎被楊澤忘記的東西,都被楊澤再次想起。

“好神奇的玉玨,竟然讓人重拾往事,就連內心深處的傷痛都能再次呈現!”楊澤心裏感歎道。

“萬物生而有靈,混沌初開,萬物開化,先有靈智,才有修煉之法。遠古之時,天地莽荒,人食人,獸食獸,人食獸,獸食人,那時人們不懂修煉,無法戰勝自然,一切皆是依靠人力,隨後人類的智慧卻進化到一個可怕的地步,一個毫無武功的人,可以統禦萬裏疆域,三皇五帝皆是如此!三皇五帝都有著過人的智謀,都是大德大智者。即便是那些身體強大的人也臣服在古帝腳下,由此可知智謀的可怕!”

“萬裏疆域開化之後,中古之時,天降神火,人類才可吃得熟食。人們開始慢慢摸索出修煉之法,開始用火焰煉丹,用巨錘鍛造兵器,用晶石布陣,開始追求強大的實力,於是天地混亂,廝殺成災,失德失心,已經認為智謀成為可有可無的旁枝末節,雖然世道進化,卻不如遠古繁榮!可是很多人卻忘了,這還是離不開無邊的智謀!那些登臨世界巔峰的強者,無一不是心智絕倫之人,他們懂得在弱小時自保,懂得在機緣中謀算,懂得在死亡麵前抉擇,所以他們成長起來。一個心智不堅之人,即便擁有絕世天賦,也不可能走上巔峰!”

“時至今日,修煉之法完善,人們追逐強大實力,皆已本末倒置,忘卻本源所在!”

“我楊家,以商興家,靠的是審時度勢,靠的是進退有據,靠的是認清是非,靠的分得清得失,辨得清善惡!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沒有永恒的朋友,卻有永恒的利益。”

“我楊家曆代族長,不一定要有絕強的實力修為,一定要有無邊的心智。實力強時,大出天下,拓疆萬裏。實力不強時,審時度勢,,依附強者,該隱就隱,該退就退,不與勢爭。隻要勢在,財在,世間高手無一不可招攬!世間高手也無不可培養!財富自然如有根之水源源不斷!”

“我楊家嫡係子孫十八歲之前不得修煉,就是要鍛煉嫡係子孫無邊的心智,從小生下來,必須博文天下,讀萬卷書!楊家不養廢物,個個子孫都必須學有專長!”

“修煉之法,以心應天,以氣聚身,氣進氣出者,視為活物,氣不進隻出者,將死。氣進不出者,百川歸海,有容乃大!”

“修煉之人,感悟天地,凝聚真氣,開辟內府,凝聚氣旋,鑄造真元,催生真靈,神遊天外,無不是從內到外……”

“欲治國者必先齊其家,欲齊家者必先修其身,所以若能修其身,必能齊其家,若能齊其家者,必能治其國,無一不是從小到大……”

“人之修煉,追尋天地之力,實則本末倒置,隻有內在強大了,才能追求外在的實力!”

“人之根本為心,人之表為體,欲強己身,必強己心……”

“天地之氣,雖強其身,然則駁雜不堪,終難逃循環,無法超脫,終有一天會化為一剖黃土,歸於天地……

“萬卷之書,天地人氣,不強身,卻煉心!心之高遠,比天還高,方得不朽……”

“腹有詩書氣自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行萬裏路不如閱人無數!我楊家子孫當入世曆練,尋求世間真知……毫無武力之時,若能支撐天下,武力強大之時,必能乾坤獨大……”

“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定,可以知得失!”

“天欲其亡,必讓其狂,我楊家弟子任何時候切不可狂妄自大!”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楊家弟子任何時候都要提前準備!”

…………

玉玨的刺激之下,楊澤重新拾起了自己的諸多回憶,似乎重新經曆一次人生,不知不覺當中,楊澤的那雙眼睛已經變得越加深邃和銳利,似乎可以看透世間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