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僅是一句單純而美麗的警語,更是一個指向成功的路標。成功的事業需要全身心地投入,而全身心地投入則要依靠發自內心的激情。對成功而言,熱忱或激情是必不可少的要件。也許你才華橫溢,但隻有在激情的推動下,個人的才華才能發揮到極致。所以說:激情是成功的原動力。
一個充滿激情的人,無論自己正在從事的是簡單的體力勞動還是高級的管理工作,都會毫不猶豫地認為,自己的工作是神聖的天職,從事這項工作是在追尋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這樣,無論他在工作中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會自始至終用積極、理性的態度去對待,他都會用堅定的決心和必勝的勇氣戰而勝之。
激情是戰勝困難的強大力量,它使你保持清醒,使全身所有的神經都處於興奮狀態,它不斷推動你去做自己內心最渴望的事情,它足以幫助你排除任何有礙於實現既定目標的幹擾。
曆史上著名的音樂家幾乎無一例外是在激情的推動下取得成功的。
亨德爾年幼時酷愛音樂,但遭到了家人的反對。他的父親是一個理發師兼外科醫生,認為音樂是卑賤的職業,因此不準亨德爾碰樂器,不許他去上音樂課,不讓他學到哪怕是一個音符,但這一切又有什麼用呢?小亨德爾不顧父親的反對,偷偷地學習管風琴,並最終成為音樂巨匠。
童年時代的巴赫同樣有著對音樂的無限癡迷。因為父親早逝,家境清貧,巴赫隻能跟著兄長接受教育。為了學習音樂,巴赫在十五歲那年步行三百多公裏到呂內堡的聖米歇爾教堂設立的拉丁學校學習,並參與教堂的音樂生活。在那裏,巴赫一邊參加了教堂的少年合唱團賺取微薄的生活費,一邊貪婪地學習管風琴的構造和演奏技巧。正是在興趣和激情的推動下,巴赫才成為了巴洛克時代最著名的音樂家。
培養自己的激情和熱忱,可以讓人更加自信、更加從容地應對麵前的一切。著名記者懷特·霍布斯(Whit Hobbs)說:“成功就是當你醒來,無論身在何處,無論年齡多大,你很快地從床上彈起,因為你迫不及待地想去做你愛做的、你深信的、你有才華做的工作。這工作比你個人偉大、神聖。你迫不及待地要起床,跳入它的懷裏。”這一段話最好地揭示了激情的內涵和力量。麥克阿瑟將軍在南太平洋指揮盟軍的時候,把這樣一段座右銘掛在辦公室裏:“你有信仰就年輕,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輕,畏懼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輕,絕望就年老;歲月刻蝕的不過是你的皮膚,但如果失去了熱忱,你的靈魂就不再年輕。”這一段座右銘不正是對熱忱和激情的最好讚歌嗎?
談到對工作的激情,我認識的一位微軟研究員曾讓我深有感觸。我記得,他經常在周末開車出門,每次我問他到哪裏去,他總是笑著對我說:“去見女朋友!”一個周末的下午,我回辦公室拿文件,偶然看見他正坐在電腦前埋頭工作。我驚訝地問他:“你不是說要見女朋友的嗎?”他靦腆地笑了笑,然後指著電腦說:“我的女朋友就是‘她’呀。”
微軟亞洲研究院有個名叫張黔的博士,五年前從武漢大學畢業。在研究院的五年時間裏,張黔以她驚人的才華和激情發表了七十多篇一流的學術論文,獲得了四十多項美國技術專利,被MIT《科技評論》雜誌評為2004年“世界百名青年創新學者”。毫不誇張地說,她一個人取得的成就足以比得上好幾個普通科研機構的總和。如果沒有激情的驅動,她是不可能達到這樣的高度的。
有一次,比爾·蓋茨和我一起陪一位副部長吃飯,部長問比爾·蓋茨:“我到微軟參觀時,看到每一個員工都非常努力、非常快樂。有兩個項目組以競爭的方式研發同一個項目,他們中的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有50%的可能性無法成為最終的產品,但兩個項目組都保持了很好的激情和很高的工作效率。你們是如何創建這樣的企業文化的?”當時,比爾·蓋茨的回答是:“我們雇用員工的前提是,這個員工對軟件開發是有激情的。在微軟,開發軟件是我們的唯一目標,而且,我們已經開發出了無數成功的軟件產品。一名員工在微軟的影響力和成就感完全可以超過在其他任何一家軟件公司,因此,我們的員工有足夠的理由充滿激情。”
想要取得成功,想要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你就一定要像微軟員工一樣對工作充滿激情!年輕的朋友們,你們是否仔細想過,自己的興趣和激情藏在哪裏?你們是否嚐試過,將自己的興趣和激情當做自己心儀的男女朋友來追逐、擁抱呢?
我見到過不少青年學生曆經各級升學考試的“磨難”,棱角被磨平了,激情的火焰也隨之熄滅。結果,自己對任何事情都聽之任之,一副隨波逐流、玩世不恭的樣子,我真是為他們感到惋惜。
我堅信,任何人的心底都一定藏著足以激發他全部潛能的激情,任何人在生活中都一定能遇到某些使自己熱血沸騰的事情。如果你發現某件事足以使自己茶飯不思,足以使自己全力以赴,那麼,千萬不要讓這件事輕易從你的眼前滑過。從這件事中,你也許就能發現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也許就能讓自己的身體重新被激情占領!
同樣的,在確立未來的事業目標時,大家也要捫心自問:“我是否願意為這個目標全身心地投入?我是否會像愛我的愛人一樣愛它?”
希望所有的年輕人都能夠對自己選擇並從事的工作充滿激情,對可能出現的各種艱難險阻無所畏懼。
成功感悟:
蘋果公司的老板史蒂夫·喬布斯說:“我堅信讓我一往無前的唯一力量就是我熱愛我所做的一切。”熱愛是一種創造奇跡的激情,如果你對自己的事業充滿激情,你就有可能會取得成功,創造出屬於你的奇跡。
懂得休息的人才懂得工作——納撒尼爾·C·小福勒
大凡成功之人,無論是商業巨擘、專業奇才,還是其他有所成就之人,都有一個特點:他們對工作之外的一些事物有強烈的興趣,這些興趣遠離了他們平時的生活軌跡,並不需要耗費他們的心智與體力。
這些人都會選擇某些娛樂與消遣,幫助自己放鬆身心,忘記工作中的紛擾。這種娛樂活動可以是棒球、網球、劃船或是其他體育活動。有些人喜歡棋盤的沉靜,有些則是對散步有難以割舍的情愫,還有些人會跑進森林,遠離工作的塵囂。若想更好地負起人生的責任,這種娛樂無論對體力還是腦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隻要這種娛樂是有益的,不讓身心勞累,其形式則問題不大。但還有一點很重要,一個人要盡情享受自己的娛樂時光。如果一個人在工作之餘,或是常規的職責之外,沒有任何嗜好,他會漸漸產生厭煩,工作也會變得困難起來,人也會變得鬱悶與無趣。
真正可以把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而不思其他娛樂的人是很少的。若他能更合理地安排時間,那麼應該就會取得更大的成功。
有人說,那些最智慧與勤勉的金融家,可以放下身段,像一個男孩那樣玩耍。而那些平庸之人,卻把娛樂看成沒必要且幼稚的事情。如果讀者能夠看到傑出的教育家、著名的銀行家或是商業巨擘在野餐之時的表現,就會大感吃驚:玩樂時,他們脫下皮鞋,赤腳到處狂奔,漫無邊際地開著玩笑,好像重返少年。他們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更高層次的娛樂。當他們娛樂時,全身心投入,樂在其中。走進曠野時,一股年輕的熱忱漫溢其中,忘記年齡之所限,工作拋諸腦後,人生煩擾消散無形。他們甚至就球賽的比分斤斤計較,好像這就是人生的全部。
許多人把午餐時間作為休息的時間。他們聚在一起,對工作避而不談,隻談一些瑣碎的事情,有時甚至玩樂嬉戲。但當娛樂消遣超過一定的限度,人就會變得華而不實,失去對工作的熱情。
如其他所有美好的東西一樣,娛樂消遣也是有其好壞兩麵性。
娛樂盡管有益於身心,但過於沉溺其中也會是一種負累。娛樂的初衷是讓人放鬆心智,如果娛樂沒有達到這種效果,就難以稱之為真正的娛樂。如果像足球那樣耗費體力,或是如下棋那樣消耗過多的智力,可能就得不償失了。要想真正從娛樂中獲得休息,就必須讓自己放鬆下來,忘懷世間的大起大落,讓自己回到小時候玩玩偶與積木的純真年代。
讓我稍稍警告一下,許多人在娛樂的時候都會過度地沉迷於其中,比如說在觥籌杯盞間,或者在麻將桌上,那麼其中的益處也就流逝了。許多人不喜歡戶外運動,而是熱衷於室內活動。偶爾,這樣效果也不錯。但相比來說,戶外活動更會讓人舒暢。
成功感悟:
泰戈爾在《飛鳥集》中寫道:“休息之隸屬於工作,正如眼瞼之隸屬於眼睛。”抽時間和家人到公園共度一個美麗的下午,而不是和以前一樣在辦公室中困坐愁城。放慢腳步,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靜靜地享受生活的悠閑,跳出效率的陷阱,或許我們會收獲更高的工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