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4 反映問題(2 / 2)

“今天,我們把大家請過來,目的,主要是想通過這個會議,和大家做一些思想上的溝通。我們也是想通過這個會議,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一下,現在我們當前具體還存在哪些問題?下一步該怎麼解決?大家還有什麼更好的辦法,都可以說出來,即使說錯了也沒有關係。座談會嘛,就是要讓大家麵對麵地敞開心扉,心裏有啥說啥, 而且,我們說的一切,都是對事不對人,說錯了大家也別往心裏去,我們的根本利益都是一致的。那就是都是為了更好地把我們這個廠子的各項工作,在往前推進一步。好了,別的話我也不多說了。現在大家開始發言吧……”

在座的這些人,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肯先發言。會議室裏,陷入了一陣寂靜。

嚴秋萍的目光投向哪裏,哪裏的人就趕緊把頭低下來,生怕讓自己發言。

嚴秋萍多次組織這樣的會議,她很有經驗,於是,她看了看一個年齡比較大一些的老工人,就笑著說道:

“這位師傅,我看您就給帶個頭吧。隨便說說,還是那句話,說錯了也沒有關係。”

這個師傅,正是劉春江第一次來這裏,遇到的那個看門的五十來歲的絡腮胡工人。

絡腮胡眼睛向周圍掃了一下,頓了頓,開始說話了:

“我這個人不會順著別人說好話,喜歡直來直去,有什麼就說什麼。所以,一說話就得罪人,有人不愛聽。不過,我也這個歲數了,反正再幹幾年也退休了,我也不管誰愛聽不愛聽……”

絡腮胡把椅子又往前挪了一下,一邊說話,一邊瞪著兩個眼珠:

“要我說呀,這半年多,明眼人也都看到了,生產管理剛剛有了點兒眉目,水泥質量也有了點兒起色了,日子剛剛好了兩天。可是,這才幾天,背後下絆子的人就來了。先是每天不知道從哪裏跑來的那麼些帶大蓋帽的人,橫挑鼻子豎挑眼,生怕廠子塌不了。後來,又好了那麼幾天,事又來了,遠的不說,就在前幾天,附近的這個村子,說什麼要修水溝,把廠大門前麵的馬路給跳開了,挑開了你倒是趕緊找人修呀?不,才擺在那裏曬太陽呀,你以為這條路是他們家自己的呢?想什麼時候曬就什麼時候曬,想曬多長時間就曬多長時間?這不是明擺著不想讓這個廠活嘛?要不是你們今天來,我們現在還在這裏幹瞪眼呢……”

絡腮胡的嗓門越說越大,說到這裏,他氣的臉都漲紅了。

大家的目光,都悄悄地瞟著田平才。這時候,他如坐針氈,低著頭,感到臉上一陣陣地發燒,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

省委組織部的那個年輕人,手裏拿著鋼筆,正不停地記錄著。

對於這些話,田平才是最清楚不過了。此時,他心裏暗暗地在想,麵對這種形式,自己該怎麼做?

是給予反駁?還是裝聾作啞,一言不發?

給予反駁,不行。在這裏說什麼也不能和這裏的工人們發生衝突,要沉得住氣,千萬不能把矛盾激化。

裝聾作啞?就當自己沒聽見?恐怕也不是個辦法。

今天座談會上自己的這個表現,誰能知道會不會傳到王川林的耳朵中?如果讓他知道了今天自己在這裏的表現,那還不恨死自己?自己在這個時候,應該做的,就是給領導解解圍,做一些解釋。至於行不行,那是另外一回事,最主要的是,讓領導知道自己也辯解了,盡力了。

想到這裏,田平才等絡腮胡把話說完,隨後笑了笑,對嚴秋萍說道:

“嚴處長,這個事我給大家解釋一下,把河西廠前麵的那條馬路挖開,那是河西村他們的水渠堵了,需要好好清理一下。但是,為什麼拖了好幾天還沒有修好了呢,那是因為,村裏麵向鄉裏申請的那筆款項,還沒有批下來,後來,聽說張處長要來這裏,這才臨時從別的地方先挪對了一下,借了點兒錢,這才把那條路修好,這裏有個誤會。至於這位師傅前麵說的那些話,那是有人對咱們這個廠子的管理有些懷疑,縣裏聽到了這些反應,總要調查一下,看到底是真還是假的。大家以為是縣裏為難廠子,其實不是那麼回事兒,縣裏對咱們,其實還是很關愛的。這一點,還是希望大家多給與一些理解……”

嚴秋萍聽著,雖然在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其實,在她的內心,已經掀起了一股波濤,這股波濤,正在湧動著,不時地衝擊著她那一顆被怒火燃燒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