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去哪裏看一看?”嚴秋萍一邊走,一邊問著劉春江。
“不如我們去爬山去吧?”嚴秋萍忽然提出了這個決定,她兩眼閃著光彩,像個孩子一樣興奮地說著。
“爬山?”劉春江感到有些意外,當年他確實很喜歡爬山這項運動。
見劉春江在猶豫,嚴秋萍也不容他多想,馬上就拉著他向省城的北方走去。
他們坐上公交車,坐了一個多鍾頭,就來到了清泉山的山腳下。
這座清泉山,是位於省城北麵的一座山,兩個人抬頭往山上望去,隻見山上綠樹重重疊疊,一眼望不見山頂。
嚴秋萍買了幾瓶水,還有一些吃的,便順著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向上麵走去。
來這裏遊玩的人並多,這樣也好,一路上也顯得十分清淨。
由於山上的綠樹較多,所以,這裏也並不感到炎熱。兩個人一路走著,漸漸地,嚴秋萍的體力有些跟不上了,她氣喘籲籲地一隻手叉著腰,另一隻手扶著一顆大樹,說道:
“啊呀,這麼多年了,老也不出來鍛煉,身體真是不行了。看起來,你還好一些,比我強多了。”嚴秋萍一邊說著,一邊擦了擦額頭上的汗。
兩人休息了一陣,等體力稍微恢複了一些,然後又接著往上麵走。
山林裏麵的一些不知名的小鳥,不停地在叫著;順著山坡的峽穀,彎彎曲曲地流下來一股小溪流,這條小溪流,一會兒被凸出來的岩石撕成了幾縷,一會兒又分別從不同的地方彙聚在一起。清澈的泉水,發出了美妙動聽的聲音,像是一支歡快的樂曲,伴隨著他們耳邊。
“你看,我們兩個人的關係,像不像這條山上的小溪流,他們一開始本來就是聚在一起的,後來,由於突出了的岩石給他們橫加幹涉,把它們給分開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最後它們終究又聚在了一起。”嚴秋萍指著身邊的那條小溪流,抒發出了自己的感慨。
劉春江笑了,他也注視著那條小溪流,沒有說話。但是,此時他眼中的溪流,並不是他和眼前的這個人,而是他和另外的一個人。
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了,他們兩個最後終於爬上了山頂。
這座清泉山雖然看起來並不算高,但是,它卻離省城最近,所以,站在山峰上眺望這座古老的城市,在一片浩渺的重重疊疊的房屋中,卻也能依稀辨別出一些城市標誌性的建築,隻見它們像一個蒙了輕紗的風俗畫,正籠罩在一片青霧之中。
“我每天都生活在這個城市之中,卻從來也沒有見過她的真麵目,”嚴秋萍一邊說著,一邊用一隻手遮住陽光,望著腳下的這座城市。
“……所以蘇軾才會說‘不識廬山真麵目,隻緣身在此山中。’,他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劉春江接著她的話說道。
“是啊,有好些事情,往往是當事者迷,旁觀者清,外人早就看清楚了,而當事人卻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比如你和我就是最好的例子,你說是不是?”嚴秋萍話裏有話地說著。
山上的風很大,雖說正是夏季八月份,但是,身上隻穿著一件襯衣的嚴秋萍,也是感到有些涼意,她兩個手臂交叉著放在了胸前。
劉春江見她似乎感到有些冷,就對她說道:
“山上的風大,我們還是到一個避風的地方吧。”說著,兩人就往山下慢慢走。
劉春江手裏拿著一些吃的,他正在走著,忽然,就聽跟在後麵的嚴秋萍忽然“哎呀”一聲……
劉春江回頭一看,隻見嚴秋萍已經蹲在了地上,臉上的表情顯得很痛苦。
“……怎麼啦?”劉春江趕緊跑了過去,用手去扶住了她……
“我……我剛才不小心把腳給崴了……”
“我看看……”劉春江急忙低頭看了看她的那隻受傷的腳。
“疼得厲害不?你試著用一下力……”劉春江用手試了試她的腳,他擔心骨頭受傷。
“不要緊,我看就是崴了一下……”
“唉,你也不小心一些,……來吧,讓我背著你下山吧。”
“那怎麼行?下山很危險的,我一個人走還不行呢,你背上我更是不行。”嚴秋萍說什麼也不讓劉春江背著。
“不要緊,這路還好,不算太陡,來吧……”劉春江不由分說就把她背了起來。
兩個人慢慢地走著,由於劉春江背上背著一個人,所以,他走的很慢,也很小心。走了一會兒,嚴秋萍知道他一定累了,就要求坐下來先休息一陣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