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小米門徒,模仿者也有挑戰
“業界對小米的看法經曆了3個階段,起初是看不起,後來是看不懂,到現在是趕不上。”小米手機的副總裁,綽號“阿黎”的黎萬強如此闡釋小米的市場反應過程。
今天,圍繞著小米,世界最大的智能機市場格局已發生了劇烈分化。僅以出貨量和市場份額、營收規模、利潤大小指標而言,小米算不得中國智能機市場的第一梯隊。中國智能機高端市場利潤基本上被蘋果和三星瓜分;小米在中低端市場,體量上暫時也隻是小兄弟:聯想和華為毫無懸念地是市場中大部分智能手機的製造商。
可是,作為第二梯隊中的小兄弟,小米至少有著三大獨門優勢,這足夠讓今天的小米掌門人雷軍,在競爭激烈的移動互聯網終端市場上睥睨群雄。
這3項優勢是至今無人超越的:小米門檻、品牌、成長。從正麵看,這3項優勢是雷軍之所以為雷軍,小米之所以為小米的標誌。在中國手機發展史上,雷軍在這3個方麵,都創造了前無古人的紀錄:第一個在互聯網上賣手機,第一個發燒的硬件產品,世界最高速成長的科技公司,3年100億超越平凡。然而,從另一麵看,在這個被稱為手機的世界工廠的國度,每一項優勢,同時也就是給了同行和非同行、山寨和模仿、追趕和超越、競爭和學習的最大目標。不論成功失敗,小米都將成為眾矢之的。
當初周鴻禕曾經指責小米1999的低價模式是一種抄襲和不守規則。小米的互聯網手機,被周說成是對行業內所有廠家的威脅:小米手機的出世,會讓本就利潤微薄的山寨機境況更加艱難。周鴻禕分析說,小米爆出一部手機有幾百塊錢利潤。
雷軍為此和周鴻禕大打微博戰,可這一次“三小”戰爭的最大戰果,一年後才真正讓人們看清楚。甚至黎萬強本人也還在雲裏霧裏、自鳴得意之時,他不知道,他和他的合夥人上司雷軍,到底給互聯網市場帶來了怎樣一場不亞於火山噴發的衝擊。
仿佛一夜之間,雷軍那句500萬台銷量的感歎就成了智能機的盈虧點平衡公式,而小米手機和名不見經傳、趕不上潮流的傳統手機製造商的距離,也就是一張薄薄的網絡而已。最低銷量和網絡銷售模式,這就是其他所有手機終於看得懂、看得到的門檻。
一夜之間,手機設計公司、山寨手機公司、互聯網公司、新興創業公司紛紛湧入互聯網手機領域。原來獨此一家、別無分店的小米模式,突然開始聚攏大量的跟進者,模仿者。他們像門徒,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挑戰者,沿著原本崎嶇的羊腸小道前進。
老牌手機廠商TCL、海爾、夏新紛紛試水智能機,但這隻是個開始。另一批,完全和小米同質的,完全以小米模式做手機的品牌浮出水麵:青橙手機、小辣椒手機、優米手機、蘑菇雲手機、卓普、THL直接以小米忠實門徒自居。
在上海郊區的張江高科技園區,青橙手機公司內張貼“我不是蘋果,我是青橙”宣傳畫,辦公室內,員工們最主要的工作即是在微博及論壇中和網友們互動。
青橙手機CEO蔡曉農的目標是:“我們希望,今年爭取能做到100萬的出貨量,明年做到1000萬。”這是一個多麼瘋狂的數字,小米手機到明年的預期銷量也不過為1000萬~1500萬台。
蔡曉農推出青橙手機,從麵世到銷售都被看成是最像小米的手機。和小米定位在中高端市場不同,青橙手機用戶集中在二、三、四線城市,以年輕人居多。
而一個叫小辣椒手機的官網上,“9月1日第二輪10萬台北鬥小辣椒手機預售已售罄”字樣赫然在列。深圳則有更多的中小手機廠商在摩拳擦掌。學小米,賣手機,認定電子商務渠道是未來的趨勢,這已經成為小米刮起的巨大旋風。
在這眾多的後起者中,魅族手機黃章,則看上去更可能在未來讓雷軍不安。如果就技術的高低水平來看,對技術和細節的癡迷,在體驗的敏感和社交網絡的營運上,被稱為“瘋子黃章”的人,更像是一個中國版的喬布斯。在蘋果公司橫掃中國手機市場,國產手機哀鴻遍野之時,唯獨黃章的魅族手機頂住了壓力。在蘋果自負的產品質量和體驗中,魅族幾乎全方位地超越了蘋果手機,更讓人感到驚訝的是,酷似蘋果第二的魅族手機,同樣的品質,價格隻有蘋果手機的一半。而之所以一度沒有擴張,隻是因為黃章更青睞低調的社交網絡營銷方式。而這個模式,這種生產手機的方式,正如周鴻禕所言,更像是黃章個人的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