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阿裏移師移動互聯網對決雷軍(2 / 2)

不過,3年後,馬雲再也高興不起來了。因為幾乎就在同時,雷軍的小米還在研發樣機的階段就已經吸引了業界和米粉們的眼球。至少在一款手機還沒出之前,造勢於營銷口碑的做法,馬雲是不屑更不為的,畢竟在言語造勢、說服別人方麵,馬雲的才能無與倫比。

小米手機一出世,就咄咄逼人,2011年10月底小米手機上市第一個月總共隻賣了一萬台。到2013年年底預計超過300萬台,翻了300倍,營業額可能突破50億人民幣。至於所謂阿裏雲手機的市場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馬雲在這邊宣布自己未來可能要用10年的時間開發雲概念,雷軍那邊則揭露,1000T存儲空間的雲手機是噱頭。小米的手機愛好者在那裏發帖發燒,而阿裏雲的用戶也在一邊敲邊鼓,雙方一時為了手機的性價比爭議不斷。

盡管第一階段圍繞手機設備的性價比的鬥爭,以雷軍勝利告終,然而馬雲並未甘心。在小米手機發布第二款產品不久,趁著雷軍在移動互聯網生態鏈上立足未穩、基數少的劣勢,馬雲則大膽布局,在定位服務、社交網絡應用,乃至互聯網電視盒子、路由器等方麵持續發力。

而且,馬雲吸取了硬件落敗的教訓,改而以兼並新浪微博、高德等大批互聯網創業企業獲取競爭力優勢。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裏,阿裏巴巴的半壁江山,開始變色。相反,雷軍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擴展要緩慢得多。

在馬雲宣告以“來往”對抗微信之時,雷軍除去開辟了一個相對規模較小的小米商店,充實了APP應用市場的份額以外,硬件占利潤份額過大,核心競爭力下降的問題越來越凸顯。隨著盛大和華為也開始試水更高性價比、更華麗設計的產品,在網絡上賣手機不再是秘密。新上市的華為榮耀3C,甚至以“為退燒而生”以便宜一元的價格,和紅米手機爭奪互聯網人群的市場。同小米最初上市時的慘淡經營和現在的物流不暢、缺乏實體服務後勁不同,前者在網上第一天的預約人數就達到138萬,這是雷軍做小米26個月中,曾經的一個峰值。

號稱不做硬件直接加工的阿裏雲手機,雖然曾經被穀歌封殺,可如今阿裏手機操作係統界麵改進後卷土重來,更加簡潔、清爽。馬雲在手機上重新複製了兼並合作的手段,與卓普、夏新、基伍、康佳、小辣椒5家終端廠商進行戰略合作,出了卓普小黑、夏新大咖、小辣椒M1Y等多款搭載阿裏手機操作係統的新機。在不聲不響中,借助小米手機的競爭對手,那些終端廠商展開了對小米的圍剿。至少就目前來看,在相對小範圍的人群內,這一戰略已經取得了效果。

2013年馬雲在杭州宣布自己退休的發言中,誓言要對阿裏巴巴進行移動互聯網改造。在馬雲暫時退居幕後的一段時間裏,阿裏巴巴的移動大躍進也已經開始。總體而言,馬雲的重心還是在推廣淘寶、支付寶等終端應用,移動終端始終是阿裏帝國產業鏈的核心要素。至於手機和其他的社交應用,短時間內還隻能說是阿裏帝國的偏師。這支“偏師”的價值,也許本身就不在小米的手機上,而是在雷軍的弱點上——在移動互聯網的生態鏈的社交網絡上的戰略優勢。

人們曾經相信蘋果靠IOS係統應用也許可以獨霸天下,事實證明,現如今在移動互聯網上走得最遠的還是開發了安卓係統的穀歌,雖然收購了摩托羅拉的穀歌手機和平板並未取得硬件優勢,但在應用商店和廣告營收方麵,穀歌的社交應用的影響越來越大。而脫胎自蘋果模式的小米,在熱度逐漸開始消退之時,可能遭遇馬雲帝國的更深層次的阻擊。

一旦未來雷軍小米的硬件價格優勢,在山寨手機市場的競爭下消解到一定水平,在應用上受製於人的小米,即便能夠在服務上過關斬將,最終也要在全部的生態鏈前端麵臨阿裏帝國布局的威脅。

對於雷軍而言,要想取得蘋果的成績,看起來任重道遠。等待他的,必將是一場更加可怕而艱難的廝殺,在2013年的中央電視台經濟年度人物上談笑風生,鬥智鬥勇的馬雲大哥和雷軍兄弟狹路相逢的那一天,也許並不太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