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雷軍一向善於布局的戰略眼光,推出小米盒子決不是無的放矢。雷軍的小米產品戰略逐步浮出水麵:以小米手機為中心,向電視、機頂盒,未來則是閱讀器等更多硬件延伸,以小米電商為硬件銷售渠道,通過各種硬件整合視頻、圖片、音樂等互聯網服務,以及電商、遊戲等互聯網應用,構造“小米生態鏈”。
小米手機一直被認為是山寨蘋果,雷軍絲毫不以為意,這一次的小米盒子在功能上也和蘋果Apple TV頗多類似。不過問題是蘋果的Apple TV並沒有獲得多少認可,以至於蘋果CEO蒂姆·庫克後來笑稱Apple TV隻是蘋果的“業餘愛好”。Apple TV的問題不在於技術,而在於對視頻內容的整合難度太大,它要麵對的不是以前做iPod時的唱片公司,而是眾多影視節目製作、發行及播出機構,這裏麵牽扯的版權問題複雜,利益糾葛。而且即使這些問題都解決了,觀眾也不一定買賬,並不是所有人都想用電視看網絡上的節目內容。
小米盒子的推出,麵臨同樣的問題,因為中國對網絡電視業務的管理權在廣電總局,廣電總局隻對7家公司(CNTV、百視通、湖南廣電、華數、南方傳媒、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頒發了互聯網電視牌照,那麼其他人若要發展相關業務,隻能和這7家公司合作。小米這次雖然和各視頻網站簽了協議,版權上的問題解決了,但是政策的因素並沒有解決,麵對廣電總局的監管,想打擦邊球是不行的。
結果小米盒子推出運行一周時間,就被廣電總局叫停。雷軍不得不重新正視這個問題,以解決當前遇到的危機。經過一番周折之後,雷軍終於與CNTV旗下的未來電視簽訂了協議,小米科技隻作為小米盒子的生產方,而播出的節目內容全部由未來電視方麵負責。協議簽訂之後,廣電總局允許小米盒子全部內容接入中國互聯網電視集成播控平台,但是包括節目集成與播控、EPG管理係統、客戶端管理係統、用戶管理係統、計費認證係統等將全部由未來電視(ICNTV)負責管理。而且隻允許小米盒子在上海、杭州、長沙3個試點地區銷售。
麵對如此苛刻的條件雷軍還是堅持了下來,因為他相信小米盒子總有能夠光明正大銷售的一天,隻有率先積累人氣以及讓廣電總局逐步接受小米,才有可能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2013年3月19日,小米盒子麵向試點城市正式官網發售,首批一萬台小米盒子在幾分鍾內全部售罄。2013年3月26日,第二批一萬台小米盒子再次全部售罄。2013年9月17日,性能全麵升級後的20萬台新小米盒子在小米官網開始銷售。
所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米盒子正在逐步走進用戶的生活,並將慢慢改變人們的觀念。雷軍所預言的“手機會替代電腦成為最常用的終端,電視是手機的顯示器,手機是電視的播控器”正在一步步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