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此存有不同的看法。一種認為美洲金字塔是當地土著居民在其世代生息的土地上創造的古老文明的傑出象征,它不是外來文化的延伸,更不是外來文化的翻版。
根據科學測定和實地考察,史前美洲印第安人是在貧瘠的原始土地上開始其勞動創造,進入人類曆史社會的。勤勞的印第安人經過長期的勞動實踐和社會發展,憑借其雙手和聰穎的大腦創造了燦爛的、獨特的美洲文明,金字塔正是這文明的一個代表。美洲金字塔是古代印第安人的祭神活動中逐步發展起來的。
古代印第安人信奉多種自然神,如太陽神、月亮神、雨神、河神、天神等。他們登上高山之巔進行祭奠活動,以示更靠近神靈,而生活在平原、河穀地帶的印第安人則在平地建起土丘,在土丘頂端築起廟宇,以祭祀用。隨著築壇祭神活動的盛行和發展,神壇的規模也越來越大,逐漸建成為金字塔型,而且金字塔的建築藝術也越來越精巧。整個金字塔和塔頂廟宇與神壇中的神像、石碑及其他石雕藝術品集中反映出不同時代和地區的古印第安人的政治、經濟、文化,並代表了不同時期印第安文化的特點與風貌,與埃及金字塔無共同之處,同時也反映出金字塔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社會的神權中心。
正因此,前者是空心的,而美洲金字塔是實心台基。此外兩者外形上也有差異,一個是四棱錐形,塔身僅一麵有入口處,直通墓穴,而另一個是四棱台形,塔身分成若幹截,正麵有台階……。但是,被稱為“銘記的神廟”的帕倫克金字塔卻是一座埋葬帕倫克統治者巴卡爾的墓穴,墓穴結構及其墓葬品反映了美洲金字塔和非洲金字塔的共性。亞曆山大墓
古代亞曆山大帝國的偉大統帥亞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是古代馬其頓國王菲烈特二世的兒子。他於公元前336年即位後,便率兵大舉侵略東方。在短短的10餘年裏,東征西伐便把東起印度河、西至尼羅河與巴爾幹半島的廣闊的土地劃歸為自己的版圖。
在戰場上亞曆山大大帝曾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英雄,但同時在生活上又是一位神秘人物。有關他的傳說很多很多。但遺憾的是在他生前的一些曆史記載中卻沒有留傳下來多少,而後來的一些傳抄本多為民間口傳,與一些史籍中的記載又矛盾重重,而且帶有極濃重的傳奇色彩。因此,就是在他死後2300多年的今天,這位古代偉大統帥的業績仍令人們十分關注。但對於他生前的一切,由於曆史的久遠,人們無法得到更多,所以一些考古及曆史學家都把希望寄托在對這位大帝的陵墓的發掘上。可是人們到現在也沒有發現這位不可一世的帝王陵墓,以求從出土文物中獲得一些有價值的證據的人們,到如今仍然隻是等待。
1964年的一天,埃及亞曆山大市的報紙發表了一則聳人聽聞的消息:“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的陵墓找到了!這是波蘭考古學家們的巨大成就!”消息很快傳遍了全世界。美國《紐約時報》立刻給波蘭考古隊發了一封電報,希望就這一偉大的發現寫篇文章,並給予優厚的稿酬。各國記者也爭先恐後地飛抵埃及。同時,大批旅遊者的湧進使得埃及警方十分地緊張。
可惜,好象是曆史與人們開了一個玩笑,這消息竟然是假的。原來發現的並不是亞曆山大的陵墓,而是古羅馬時期的一座劇院的遺址,是波蘭考古專家出的差錯,把人們引向了歧途。那麼這位著名的曆史人物的陵墓究竟在哪裏呢?他又是怎麼死的?這一謎團仍沒有找到答案。
關於亞曆山大的死因在當地曆來有兩種傳說。一是說他遠征印度時在距離巴比倫不遠的地方,迎麵碰上了一些精通天文和占卜的祭司,他們勸告他不要去巴比倫,否則凶多吉少。
雖然,他沒有停止前進,但此後他人卻變了一個模樣,心情陰鬱表情冷漠。
有一次,當他駕駛著戰艦在湖泊上遊逛時。突然刮來一陣風,把他的帽子吹走,掉在蘆葦叢中,正好落在古亞棕國王的墓上。所有的隨從以及亞曆山大本人都認為這是很不吉利的事。
去追趕帽子的水手,在泅水回來時,竟大膽地把它戴在自己頭上,這就更加強了不祥之感。亞曆山大惱怒了,當即把這個水手殺了。不久,亞曆山大身患重病。13天後,終於在公元前323年6月,32歲的亞曆山大,當了12年零8個月的國王,便在一個傍晚逝世。有人說這是一種巧合罷了。其實,大帝的死很可能是由於行軍路上的艱辛,加之經過多次作戰,弄得遍體傷痕,在沼澤地裏又感染上了瘧疾等原因造成的。
另一個傳說是:亞曆山大之死是因為在宴會上有人往他的酒杯裏下了毒藥。如果這個傳說是真的,那麼亞曆山大就不是自然死亡,而是死於陰謀。亞曆山大死後,他的部下托勒密將軍(後來成為埃及王)用靈車把它的遺體運往埃及,安葬在亞曆山大城,並為他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陵墓。後來的凱撒大帝、奧古斯丁皇帝、卡拉卡爾皇帝等曆史上的著名人物都曾到此陵墓朝拜過,還在亞曆山大的塑像頭上加上一頂金冠。可是到了公元3世紀,有關陵墓之事,不知為什麼無聲無息了,甚至連有關的記載都消失了。
公元642年,阿拉伯大軍攻占了亞曆山大城,這裏的輝煌曆史陳跡使他們感歎不已。到了1798年,法蘭西拿破侖的軍隊進入亞曆山大城時,這裏已是一派衰落景象,城中隻有6000居民了,跟隨拿破侖的一些學者還看見不少古建築的廢墟。19世紀末,這裏開始修建海港,古老的建築遺址成了采石場,有許多遺跡被深埋入地下。亞曆山大城很快成為地中海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可是曆史陳跡卻蕩然無存,成為後人的憾事。
古希臘的習俗是把創建城市的國王,在他死後一般都要埋葬在這個城市的中心。根據這個理論,有的考古學家分析認為,陵墓很有可能在位於城市東部的皇宮區。也有人認為,陵墓應在兩條街道的交叉點上,因為這裏過去是古城的中心位置。當時波蘭的考古學家瑪麗亞·貝爾德就是對當地出土的古陵燈進行了一番研究後發現,古人在製作陶燈時,在上邊繪製了古代亞曆山大城的模型,根據這張圖,她對陵墓的位置做了一個有趣的推測,她認為在模型內的許多建築物之中,有一個圓錐形的建築物可能就是亞曆山大的陵墓。因為,奧古斯丁皇帝的陵墓是尖頂錐形建築,這種墓形很有可能就是在仿造亞曆山大陵墓。而英國人維斯曾對托勒密王朝的墓地進行過分析研究,認為這些墓應當同亞曆山大陵墓相象。他想象亞曆山大的木棺是安放在一座宏偉的廟宇裏,周圍是一些圓柱,墓裏一定有許多稀奇精美的物品。墓內還可能保存著從埃及各處廟宇送來的經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