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個美國參議員用飛鏢去擲一份財經報紙,揀出20隻股票作為投資組合,結果這個亂來的投資組合竟然與股市整體表現相似,更不遜色於專家們建議的投資組合,甚至比某些專家的建議表現更出色。
也有人研究過單位基金的成績,發覺今年成績好的,明年可能表現得最差,一些往年令人失望的基金,今年卻可能脫穎而出,成為升幅榜首。所以無跡可尋,買基金也要看投資者的運氣,投資技巧並不實際,因為股市並無記憶,大家都隻是瞎估計。
隨機漫步的觀點似乎是一種不可知論,如果按照這種理論進行操作的話,幾乎不需要任何分析,但顯然,對黃金投資來說,分析是不可或缺的。另外,該理論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所謂“信息是對稱的”,即每個人獲悉的信息是相同的,但事實上,這是一種理想狀態,包括黃金在內的所有的金融投資中,信息在大部分時候是不對稱的,不過,該理論告訴我們不要完全依賴技術分析。
5.6.4 相反理論
相反理論的基本要點是投資買賣決定全部基於群眾的行為。它指出無論股市還是黃金、期貨市場,當所有人都看好時,就是牛市開始到頂。當人人看淡時,熊市已經見底。隻要投資者和群眾意見相反的話,致富機會永遠存在。相反理論從實際市場研究中,發現賺大錢的人隻占5%,95%都是輸家。要做贏家隻可以和群眾思想路線相背,切不可同流。
相反理論並非隻是大部分人看好,我們就要看淡,或大眾看淡時我們便要看好。相反理論會考慮這些看好看淡比例的趨勢,這是一個動態概念。相反理論並不是說大眾一定是錯的,群眾通常都在主要趨勢上看得對。大部分人看好,市勢會因這些看好情緒變成實質購買力而上升。這個現象有可能維持很久,直至所有人看好情緒趨於一致時,市勢社會發生質的變化,即供求的失衡。
相反理論的論據就是在市場行情將轉勢,由牛市轉入熊市前一刻,每個人都看好,都會覺得價位會再上升,無止境地升。大家都有這個共識的時候,大家會盡量買入,升勢消耗了買家的購買力,直到想買入的人都已經買入了,而後來的資金卻無以為繼,牛市就會在所有人的看好聲中完結。相反,在熊市轉入牛市時,就是市場一片淡風,所有看淡的人士都想沽貨,直到他們全部都沽了貨,市場已經再無看淡的人采取行動,此時市場就會在所有人都沽清貨時見到了穀底。
在牛市最瘋狂,但行將結束之前,大眾媒介如報紙、電視、雜誌等都在反映普通大眾的意見,盡量宣傳市場的看好情緒。人人熱情高漲時,就是市場暴跌的先兆。相反,當大眾媒介懶得去報導市場消息,市場已經沒有人理會,且報章新聞全部都是市場壞消息時,就是市場黎明的前一刻——最沉寂最黑暗時候,因為曙光就在前麵。大眾媒介永遠都采取群眾路線,所以和相反理論原則違背,這反而成為相反理論借鑒的資料。大眾媒介全麵看好時,就要看淡,大眾媒介看淡時反而是入市時機。
相反理論很有啟發性。首先,這個理論並非局限於股票或期貨,其實亦可以運用於地產、黃金、外彙等投資。它指示投資者一個時間指針,即何時離市,哪個時候是機會,哪個時刻市勢未明朗而應該忍手。相反理論更像處世哲學。古今多少成功的人士,都是超越了他們同輩的狹窄思維,即使麵對挖苦、諷刺、奚落、遇到世俗的白眼閑言,仍然一往無前向自己的目標邁進,才成為傑出人物。
在任何市場中,相反理論都可以派上用場,因為每個市場中的人心、性格、思想、行為都一樣。大部分人都是追隨者,見好就追入,見淡就看淡,隻有少部分人才是領袖人物。領袖人物之所以成功,皆因他們的見解、眼光、判斷能力和智慧超越常人。亦隻有這些異於常人的眼光和決策才能從投資市場脫穎而出,在金錢的遊戲中成為勝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