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技術分析的基石:道氏理論
道氏理論起初來源於新聞記者、首位華爾街日報的記者和道瓊斯公司的共同創立者查爾斯·亨利·道(1851-1902)的社論。在其去世後,由威廉·P·漢密爾頓、查爾斯·麗爾和E·喬治·希弗總結出來。
道氏理論是技術分析的鼻祖,主要應用於股票市場,但與其他的技術分析理論一樣,也可以根據不同市場的不同特性,適當調整後應用於各個投資市場。道氏理論是技術分析第二個假設的充分體現,即市場是有趨勢或慣性的。
根據道氏理論,股票價格運動有三種趨勢,其中最主要的是股票的基本趨勢,即股價廣泛或全麵性上升或下降的變動情形。這種變動持續的時間通常為一年或一年以上,股價總升(降)的幅度超過20%。對投資者來說,基本趨勢持續上升就形成了多頭市場,持續下降就形成了空頭市場。習慣上,多頭市場也叫牛市,空頭市場也叫熊市。
股價運動的第二種趨勢稱為股價的次級趨勢。因為次級趨勢經常與基本趨勢的運動方向相反,並對其產生一定的牽製作用,因而也稱為股價的修正趨勢。這種趨勢持續的時間從3周至數月不等,其股價上升或下降的幅度一般為股價基本趨勢的1/3或2/3.股價運動的第三種趨勢稱為短期趨勢,反映了股價在幾天之內的變動情況。修正趨勢通常由3個或3個以上的短期趨勢所組成。
在三種趨勢中,長期投資者最關心的是股價的基本趨勢,其目的是想盡可能地在多頭市場上買入股票,而在空頭市場形成前及時地賣出股票。投機者則對股價的修正趨勢比較感興趣,他們的目的是想從中獲取短期的利潤。短期趨勢的重要性較小,且易受人為操縱,因而不便作為趨勢分析的對象。人們一般無法操縱股價的基本趨勢和修正趨勢,這主要與市場的基本狀況密切相關。
紐約黃金期貨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的周K線圖,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兩年的時間裏,金價總體上是上升的,從500美元一直上升到1000美元,這是兩年行情的主趨勢。但我們也注意到,其間也出現了調整和下跌,但幅度和持續時間都不長,因而叫次要趨勢。
道氏理論還有個重要的觀點是量價須互相配合。道氏認為在價格走勢圖中,成交量應為研判價格走勢信號的重要配合工具。量須放大作為股價上升的動力與多頭市場的現象,如市道是處在空頭市道下,當股價下跌時,量會放大,而對於一個反彈上升,反而量會縮小,呈現典型的價量背離現象。
5.2.2 趨勢線分析
趨勢線的畫法和應用是道氏理論的直接應用,也是技術分析第二個假設的直接體現。
所謂趨勢線就是上漲行情中兩個以上的低點的連線以及下跌行情中兩個以上高點的連線,前者被稱為上升趨勢線,後者被稱為下降趨勢線。上升趨勢線的功能在於能夠顯示出價格上升的支撐位,一旦價格在波動過程中跌破此線,就意味著行情可能出現反轉,由漲轉跌;下降趨勢線的功能在於能夠顯示出價格下跌過程中回升的阻力,一旦價格在波動中向上突破此線,就意味著價格可能會止跌回漲。上升趨勢線也叫支撐線,下降趨勢線也叫壓力線。
讀者在畫趨勢線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趨勢線根據價格波動時間的長短分為長期趨勢線、中期趨勢線和短期趨勢線,時間周期越長,趨勢線的有效性就越高。
(2)趨勢線連接的高點或低點的數量越多,有效性就越高。
(3)對趨勢線的短暫突破不被認為價格將改變運行的軌跡。
(4)趨勢線不應過於陡峭,否則很容易被橫向整理突破,失去分析意義。支撐線和壓力線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當價格從上向下突破一條支撐線後,原有的支撐線將可能轉變為壓力線;而當價格從下向上突破一條壓力線後,原有的壓力線也可能轉變為支撐線。在某些時候,我們可以發現,價格運行在兩條相互平行的趨勢線之間,上麵的線為壓力線,下麵的線為支撐線,兩條趨勢線就構成了通道或形態。
為典型的上升趨勢線,取自紐約黃金期貨行情,圖中K線為月線。直線是2001年至2005年9月的低點,大部分都落在了這條直線上麵,是一條典型的上升趨勢線。
取自股市。需要說明的是,黃金技術分析和股市技術分析的方法和含義基本相同,因此取自股市的圖片不會影響原理的闡述。該圖為2001年至2008年3月上證綜合指數的周線圖。2001年,上證指數見到2245點的高點,然後便開始了長達5年的熊市,一直到2005年年底的998點見底。在這5年中,一條重要的壓力線就是連接2001年2245點和2004年1780點的連線,該線5年來一直製約大盤,但當2006年5月被突破時,指數便一發不可收拾,走出了大牛市,直至6124點。
現在的行情軟件大都提供作圖功能,這類簡單的直線可以直接畫,畫法和Windows係統畫圖軟件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