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投機資本的興風作浪(1 / 2)

作為一名金融市場的投資者,無論股票、黃金還是原油期貨,無論中國還是世界,2008年注定會成為他們終生的記憶,2008年注定會在他們的一生中成為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裏,我們經曆了太多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經曆了從天堂到地獄、從地獄到天堂的曆程。在股市,上證綜合指數從2007年年底的6100點直落到2008年的1600點,跌幅達74%;國際原油價格從147美元每桶跌至35美元,跌勢也是74%。和它們相比,黃金的跌幅算是小的。

4.8.1 無處不在的投機資本

基本分析的原理之一就是尋找商品所謂的“內在價值”。基本分析認為,商品價格不應該偏離其內在價值太遠。當然,不同金融產品的內在價值的計算方法不同。例如,股票用的是未來現金流折現的方法,而原油和黃金則重點研究供求關係。問題是,無論什麼方法,在這一年的時間內,其基本麵不可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可它們的價格卻是天上人間的差別。

當然,這是基本分析的局限,我們後麵還要專門論述這個問題。這裏要說的是,什麼因素促使這些商品的價格出現這麼大的波動?答案是投機資本。

但凡金融市場,就會有投機,就會有炒作。從2003年開始的商品大牛市,其原因固然有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使得世界資源的供求發生了根本改變,但我們不容忽視存在於其中的投機資本的炒作。這些投機資本稱為“國際熱錢”(hot money)又稱“逃避資本”(refugee capital),是充斥在世界上、無特定用途的流動資金。它是為追求最高報酬及最低風險,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迅速流動的短期投機性資金。其最大特點是短期、套利和投機。正是靠它,20世紀90年代末國際“金融大鱷”索羅斯一手製造了亞洲金融危機,在短短半年間掀翻了整個東南亞國家金融體係。2005年以來,在人民幣升值的長期預期下,這些“國際熱錢”又有一大部分流入中國,對中國的股市和房地產泡沫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國際熱錢”進來的主要目的是盈利、保值而不是自己居住,考慮的著重點不是價格高低和性價比而是有沒有上升空間和有多大的盈利機會。出於資金安全考慮,“國際熱錢”第一要求就是進得來出得去,必要時容易脫手。

“國際熱錢”充裕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長期的低利率政策,低利率政策導致了金融市場流動性泛濫,這些資金於是就在全世界尋找投資和投機機會。

“國際熱錢”的第二個來源是石油美元。石油是幾大產油國的支柱產業,雖然石油生產為它們帶來了巨額利潤,但是產業結構的單一也為它們帶來了一定的風險。為了轉移風險,石油輸出國往往將石油美元中極大的一部分投入到國際金融市場中去。而黃金作為規避風險、投資保值的優良工具,自然也在這些石油輸出國的選擇範圍之內。

4.8.2 金融危機如何影響金價

2006-2008年年初的黃金大牛市,當然也離不開“國際熱錢”的炒作。2008年以後,全球金融危機如何影響“國際熱錢”,如何影響金價?這個問題較為複雜,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去把握。

金融危機導致股市、商品等價格暴跌。由於美國遭到重創,估計美元仍會長期走弱,因此,處於避險的需要,人們會增加對黃金的投資需求。這是對金價有利的一方麵。

對金價不利的方麵有兩個:一是金融危機導致大量金融機構、工商企業、投資基金破產或巨虧,金融市場流動性過剩的局麵發生了根本改變,從而使流動性嚴重不足,投機資本的實力大大減弱;二是世界經濟有進入通貨緊縮的危險,通脹的預期大大減輕,為防通脹購買黃金的人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