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黃金與石油(2 / 2)

另一次油價與金價比較明顯的背離出現在世紀之交。其間,石油價格的漲勢雖然不及20世紀70年代,但已明顯開始上漲,走出了長達20年的低迷期。與此相反的是依然低迷的金價,1999年8月甚至達到了近20年來的最低價位,即每盎司252美元。即使由於“9·11”事件短期急速上揚,但黃金價格仍很快回歸低價位區間,大部分時間在每盎司255~300美元徘徊。這次金價和油價背離最主要的原因是多國央行拋售黃金儲備,特別是歐洲國家的央行。繼1999年世界銀行與瑞士銀行宣布拋售黃金後,英國央行也拋售了其儲備的約715噸黃金中的415噸,黃金價格應聲下跌2%。專家們經過研究認為,黃金市場每個月吸納25噸黃金影響不大,但是若各國央行或其他部門已認可和估算的出售黃金的數量加起來,則市場每年需吸納450~550噸黃金,黃金市場上供大於求,黃金價格自然低迷。其背後的原因則是20世紀90年代金融自由化的發展淡化了黃金的價值,特別是各國央行心目中黃金的價值。20世紀90年代,金融創新不斷,黃金的收益率大大不及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而黃金的儲備成本在國際儲備中又是最高的。考慮到當時世界經濟發展良好,各國央行紛紛把黃金換成更能獲利的其他儲備品種,形成拋售黃金的局麵,自然打壓了黃金價格。

另一個促成銀行拋售黃金的原因是由於黃金長時間的低迷,很多黃金開采商擔心價格進一步滑落,紛紛與大型銀行簽訂了套期保值協議,合同規定按當時的價格出售以後所產的黃金。因此大型銀行向央行拆借黃金在市場上拋售,將所得資金支付給開采商,再用開采商以後提供的黃金還給央行,這更刺激了當時對黃金儲備的大肆拋售,進一步加劇了黃金市場的低迷。

2008年7月國際原油價格達到令人瞠目的147美元的高位,然後便像斷了線的風箏一路下跌。在2008年年底曾降至35.16元的低位,跌幅高達76%,但金價的波動遠沒有這麼大。黃金較原油早些見頂,2008年,國際金價最高1033美元,最低681美元,高低落差隻有34%。

綜上所述,從曆史數據來看,金價和油價的波動存在一種非確定數字比例的正向聯動關係,原因主要是金價和油價都受美元彙率、通貨膨脹、石油輸出國的市場操作及國際重大政治事件這幾大因素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其中一種價格的漲跌,並結合當時的主導因素來判斷另一個的價格走向。當然,這種關係並不是絕對的,當某個獨立的因素影響程度比較大,壓過了金價、油價的共同影響因素時,黃金和石油價格的運動趨勢可能會發生背離。但從長遠來看,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同向運動的趨勢比較明顯,而且持續時間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