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中國黃金交易的中樞——上海黃金交易所(1 / 2)

黃金的投資渠道與方式種類繁多,從品種來看,中國目前可參與的有紙黃金、實物黃金和黃金期貨。紙黃金參與門檻低、費用低廉,適合短差;實物黃金適合長期持有;黃金期貨需要較強的專業知識,因此我們專設兩章來講解。下一章我們講解黃金T+D、黃金期貨等專業性更強,風險更大的品種。此外,本書還提及了與黃金投資相關的一些內容,如黃金飾品、黃金股票、黃金理財產品、黃金ETF等,可供讀者參考。

從投資渠道來看,目前我國內地受法律保護,有明確政策規範的黃金投資渠道有5種:一是上海黃金交易所提供的黃金現貨產品;二是商業銀行或黃金公司提供的實物黃金;三是商業銀行提供的紙黃金業務;四是上海期貨交易所提供的黃金期貨交易;五是中國金幣總公司下屬的深圳金幣經銷中心及其授權的特許經銷商。

而作為中國合法黃金交易的最主要中樞,我們先介紹黃金交易所,這有助於讀者對中國黃金市場體係有個宏觀和全麵的了解,當然,也有助於大家有效避免非法黃金交易,避免上當受騙。

所謂交易所,就是商品或金融產品交易的場所之一,它區別於普通市場或商場的特點是集中交易和中介交易。所謂集中交易,就是該場所集中了大量的買家和賣家,一個國家甚至全球的同類商品的買賣雙方都來此交易,因此,交易所的數量很少。例如,黃金交易所,中國隻有上海一家,全國所有的大宗買賣黃金的機構都在此交易。因為供求雙方集中交易,使得成交價格能充分反映該種商品的供求關係,其價格就會較普通的市場更合理、真實和權威。供求雙方集中交易的另一個好處是交易的效率大大提高,成交的概率也大大提高。如果交易方要自己尋找買家或賣家,找到合適的交易對象後雙方的價格還要被對方接受,這個過程不但費時費力,成交的概率也是很低的。

所謂中介交易,就是買賣雙方不直接見麵、議價,而是通過交易所的計算機主機或場內交易員進行競價,參與者無論買還是賣,隻要申報的價格合理,自然就能成交,但卻不知道和誰做成的交易。這其實是買賣大集中所帶來的必然的交易方式。試想,大量的買家或賣家如果在一個交易所內自己尋找交易對象的話,其混亂程度和成交的難度可想而知。

交易所交易模式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集中和統一的結算係統。在交易所完成的交易,買家並不是直接付款給賣家,而是通過統一的結算係統完成。即買家將錢付給結算公司,由結算公司將貨款付給賣家。當然,交易所的貨物交割,也不同於普通的市場。

交易所有會員製和公司製兩種模式。會員製交易所不是營利機構,隻給交易的參與者提供一個交易場所,但對這些參與者都要求有一定的條件,符合這些條件的參與者才能進場交易,即成為會員。中國目前的交易所無論黃金交易所還是其他交易所,都是會員製的。公司製交易所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著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就是一家上市公司。它通過會員交納會費、提高有償的交易席位、上市品種收費等方式進行經營。做過股票的人,對交易所的概念容易理解。大家知道,中國內地目前隻有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兩家股票交易所,股票買賣不能直接到交易所進行,必須通過兩家交易所的會員即證券公司進行交易。同樣,個人投資者買賣黃金,也不能直接進入上海黃金交易所,必須通過其會員進行。

2.1.1 交易所簡介

上海黃金交易所是經國務院批準,由中國人民銀行組建,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注冊的,不以盈利為目的,實行自律性管理的法人。它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組織黃金、白銀、鉑等貴金屬交易,於2002年10月30日正式開業。

交易所實行會員製組織形式,會員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登記,從事黃金業務的金融機構,從事黃金、白銀、鉑等貴金屬及其製品的生產、冶煉、加工、批發、進出口貿易的企業法人,並具有良好資信的單位組成。現有會員162家,分散在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交易所會員依其業務範圍分為金融類會員、綜合類會員和自營會員。金融類會員可進行自營和代理業務及批準的其他業務,綜合類會員可進行自營和代理業務,自營會員可進行自營業務。目前會員單位中年產金量約占全國的80%;用金量占全國的90%;冶煉能力占全國的90%。

標準黃金、鉑金交易通過交易所的集中競價方式進行,實行價格優先、時間優先撮合成交。非標準品種通過詢價等方式進行,實行自主報價、協商成交。會員可自行選擇通過現場或遠程方式進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