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錢隻有流動才能積聚(2 / 2)

每一個人最後能擁有多少財富,難以事先預測,惟一能確定的是,將錢存在銀行而想致富,難如登天,試問:“你曾否聽說有單靠銀行存款而致富的人?”將所有的積蓄都存在銀行的人,到了年老時不但無法致富,常常連財務自主都無法達到,這種例子在報紙上時有所聞。

選擇以銀行存款作為投資方式的人,其著眼點不外乎是為了安全,但是,錢存在銀行短期是最安全,長期卻是最危險、最不奏效的致富方式。

明智之舉是將自己的資金,明確地區分為日常生活資金與投資資金,日常生活所需的資金存於銀行,享受銀行提供之安全與便利;而投資的資金盡量不要存於銀行,必須投資於長期報酬率較高的股票、房地產等投資領域上。

依我們之見,一個人或一個家庭存在銀行的金額,保持在兩個月的生活所需就足夠了,一般人或家庭每個月大多有薪水或其他收入,會定期存入銀行帳戶,因此,保留一個月的生活費做為生活之用,另再加上一個月的生活費做為安全存量,這些銀行存款,用來支付生活所需應是綽綽有餘。其餘的錢應轉做投資之用,投資於報酬率高的股票或房地產。

換言之,若你或你的家庭一個月生活費平均是2000元,而你的銀行存款經常超過5000元,你便沒有實行這一致富的原則,中國人總是向銀行存錢而很少尋找適當的投資目標,讓過多的資金沒有發揮其賺錢的功能。

你可以種下一顆種子,看它長大。這個辦法可以套用在金錢上,甚至是紙鈔。要知道,你每用一次錢,便是在助長錢的流動,它會加倍地再回來。藉由償付借款,你便是讓金錢流向薪資及紅利。每一次你隻要已經到了經費不足時,就花掉一些。喬·史派勒在《動手來種錢》中提及一個隻剩下1分美金的人,這個人正開始一次用掉1分美金。當他換成美金的銅幣,然後用掉它們,他心裏告訴自己每次他花掉錢,就要以10倍或更多倍的數量再回到手上。這方法的確奏效!

金錢是包裝起來了的能源——讓它流動吧!金錢就是你可以用最適合攜帶的形式來消化的個人能源。這能源獨一無二,你可以將它送到遙遠的地方,去協助一個你依賴的計劃;同時你可以待在家裏做你最喜歡的事。你可以說,金錢是一種可即刻濃縮的能源——你隻要加進一點愛,並將它送到該送的地方。

開始將金錢想作能源……並且讓這錢能流過你。有些人擔心擁有過多,於是他們將他們的錢儲存起來。如此除了阻斷流量,還會有什麼好處?如此你也無法享用此能源。有人說:“我是在未雨綢繆。”真的!即使你已經可以買得下一個“雨天”,你會去買嗎?其他人則假設,如果你已經為了一個“下雨天”準備妥當,你會進一步為你在你的大腦中所規劃的——濕雨季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