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能夠造就富翁的欲望(2 / 2)

“富裕”、“充足”,天下眾生都應有份。所以假使人們堅決地要求著,與不斷地奮鬥著去取得這富裕、充足,總有一天你會認識這條規則——人人都能成功!

假使普天下的貧困者,能夠從他們頹喪的思想、不良的環境中轉身過來,而朝著光明愉快的方向努力;能立誌要脫離貧困與低微的生存,則在最短的時間內,這種決心,一定可以使社會飛速進步。

許多人總以為自己已盡其最大的努力同貧窮奮鬥,實則他們並沒有盡其一切的可能去努力。

就事實論,世間許多的貧窮,都是由“懶怠”所造成,都是由奢侈、浪費及不願努力、不肯奮鬥所造成。

除了奢侈浪費以外,“懶怠”之失敗比任何東西都更甚;而奢侈浪費與懶怠,往往是無獨有偶攜手同進的。

人類有幾種堅強的品格,是與“貧窮”、“困境”誓不兩立,水火不相容的。

自恃與自立,是堅強品格之基石。我們常能發現,在那些雖則貧窮、雖則不幸,而仍然努力奮鬥的人中間,這種品格非常發達。

但是一個因失掉了勇氣,失掉了自信,或因懶得去努力奮鬥而至於貧窮的人,卻沒有這種堅強的品格。

同那些在不斷去取得富裕的努力中鍛煉出大量的精神力、道德力的人相比較,這種人是一個弱者。

你立定意誌,要在世界上顯出你的真麵目,要一往無前的朝“成功”、“富裕”之目標前進,而世界上沒有一件東西,可以推翻你的這種決心時;你會發現,從這自尊心理同自信心理中,你是可以獲得無窮力量的。

最足以損害我們的能力,破壞我們前途的,無過於與目前的不幸環境相妥協;以不幸環境為固然,而不想去掙脫它。

因為自己不能像富裕的人一樣地生活,不能享受富裕的人所得的享受;貧窮的人往往灰心短氣、不想奮鬥。

他們不想盡其可能的努力,走出困境,擺脫貧窮。

大部分貧窮者的毛病是他們沒有建立可以脫離貧窮的自信。

他們已經同貧窮妥協,以貧窮為他們應有的命運。

到了一個人停止戰鬥、放下槍械、豎起白旗的時候,除了恢複他已經失去的自信心,和趕去他腦海中的宿命論的觀念以外,實在別無辦法!

上天決無意叫任何人甘於貧窮,滯留於痛苦不幸的環境中。

希爾認識一個青年,他是一個著名大學的畢業生,他的體態很魁梧。

他說,他甚至連購買一頂草帽的錢都沒有。

他說要不是他的父親每星期供給他20元錢,他會挨餓。

這個青年人就是犯了沒有自信心的毛病。他嚐試過許多事情,但都宣告失敗。

他說,他的教育是一個失敗。

他說,他得到一種事業時,從不認為自己是可以成功。

所以他習此不成去習彼,習彼不成又習此,結果是百無一成。

就因為他懷了錯誤的精神態度,就因為他無法走上思想的正軌之途。

貧窮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貧窮的思想。認為自己命運貧窮,必須老死於貧窮的這種信念!

假使你覺得自己的前途無望,覺得周圍的一切都很黑暗慘淡,則你當立刻轉過身來,朝向另一方麵,朝向那希望與期待的陽光,而將黑暗的陰影遺棄掉吧。

斬除一切貧窮的思想、疑懼的思想。從你的心扉中,撕下一切不快的、黑暗的圖畫,掛上光明的、愉快的圖畫。

用堅毅的決心同貧窮奮鬥。因為世間的種種幸福,是應該大家有份的;所以你也當在不妨礙、不剝奪別人的份兒的條件下,去取得你的幸福。

你是應該得到“富裕”的。那是你的天賦權利!心中不斷地想要得到某一東西,同時孜孜不倦地奮鬥著去求得某一東西,最終我們總能如願以償——世間有千萬個百萬富翁,就因為明白這層道理,而掙脫了貧窮的生活!

華僑商法的秘密及口號大致如下:

·貫徹實用主義,絕不虛張聲勢。

·不在乎衣著,隻是努力獲得財富。

·絕不浪費財富,要用在刀口上。

·要絕對“吝嗇”,但該用時絕不小氣。

·常思考,想出別人不做的事。

·必須被人信任,不輕易信任別人。

·收集確實的情報,用自己的眼睛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