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初聽起來有些繞口,上半句尚可理解,下半句有點糊塗,但這確實是中國股市的操作法定,尤其適合中線投資者。
在股市投資過程中,最困惑的時候是股票總是不漲,或者不停地下跌,此時非常容易動搖股民信心。相反,拉升階段的個股會令投資者感到喜悅和輕鬆,這時很少有人想要賣出,這是一種大眾心理。但我們知道,股市大多數人是不掙錢的,而正確的做法是在無人問津、價格被低估的時候去買入,在人們笑逐顏開、市場投機氣氛正濃時的時候堅決離場,為股市善戰者。“戒貪”為賣出的第二大法則。
賣股票的機會不容易把握,不過有一點是比較清楚的,就是要順勢而為,不要刻意。這種順勢是指要選擇一個很容易賣出的時機賣股,反映到盤麵上就是一定要有充分買盤的時候,股價可能還會漲,即使如此也要適可而止的賣出,因為永遠都不要期待賣到最高點。如祁連山(600720),在2000年新年過後,該股價位明顯低估,西部大開發的國家大政策已經確定,每年上千億的基礎建設投資,必然需要大量的水泥,而水泥由於運輸問題,有極強的地域性,若有投資者在10.5元時買入20000股,當時網絡股仍然是一片火熱,西部開發概念股票尚未成為熱點,最後將手中科技股全部拋出,再次以11元買入20000股,就在幾天後該股出現巨幅波動,顯然有主力進場吸貨,從跌停到漲停,再到跌停板,主力建倉手法異常凶狠,為市場今年少見。然後在市場極度關切中以14.9元全部出貨,獲利30%以上,完全達到建倉該股的中長期目標,短期的差價就實現了中長期的投資目標,可以說是市場投機使然,此時不獲利出局,等待何時!至於該股以後走勢便與己無關,哪怕該股日後再漲100%。“戒貪”不僅是獲利法寶,也是保持理性心態的良好手段。
炒股最忌滿時,所謂滿時,指的是投資者一年四季,都始終不停地操作。炒股最重要的是研判大勢。當大勢向好時,要積極做多;大勢轉弱時,要空倉休息。有的投資者卻不是這樣做,他們不管股市冷暖,都不停地勞作,像勤勞的蜜蜂一樣,為了蠅頭小利而忙忙碌碌。他們這樣做,不僅會勞而無功,而且還會因此遭遇到更多的風險。投資者在股市中,要學會審時度勢,根據趨勢變化,適時休息,這樣才能在股市中準確地把握,應該參與的機會。會休息,才會賺錢,否則到手的利潤也得最終交出去。就算是止損之後也要休息一段時間,因為需要用到止損這一招,就證明自己當時的頭腦已亂,這時必須要休息,否則隻會越止越損。
炒股的另一大忌是滿利。滿利是指投資者總想買在最低價和賣在最高價,一味地追求利潤最大化。有的投資者喜歡追求暴利,總想把一隻股票的所有利潤全部拿下,結果是經常來來回回的坐電梯。例如大盤曾經出現過三次衝擊高點的波段行情,很多投資者卻不贏反虧,原因就在於:他們為了想賺取更多的利潤而沒有及時的獲利了結,結果將到手的利潤蝕回去。投資者要保持長期穩定獲利的根本原則是:不要爭取最大化的利潤,而要爭取最有可能實現的利潤。穩步增長,才是賺錢之正道。
炒股的第三大忌是滿倉。中國股市中的第一代大戶中,其中大部分是因為過度滿倉(透支)而被打穿的,最終落個被交易所強製平倉出局的下場。炒股和做人一樣,凡事要留有回旋餘地,方能進退自如。對於散戶而言,投入股市的錢,如果都是養家糊口的養命錢,一旦滿倉被套,巨大的心理壓力下造成的憂慮情緒,必將影響對後市行情的分析判斷,最後結果不言而喻。即使行軍打仗也要有預備隊,股市上也要有後備的資金。其實,滿倉做多,就是貪心的一種具體表現。不放過任何機會和利潤的操作意圖,結果,往往是被迫放棄的機會更加多。
炒股第四大忌是自滿。有的投資者在剛進入股市的時候,還常常能有所斬獲,等到變成老股民以後,因為賺了些錢,學了些指標,讀了幾本書,就漸漸的盲目自信起來,追漲殺跌,快速進出,結果,反而輸多贏少,虧損嚴重。驕傲自滿會阻礙投資者提高操作水平,會使投資者對股市的認識出現偏差。股市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任何人如果驕傲自滿,就會停滯不前,最終必將被股市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