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好習慣,抵禦疾病的堅盾
人生一世,最值得珍惜的東西是什麼?事業,金錢,愛情,名譽……答案眾說紛紜。一位哲人則用“10000000000”來比喻人的一生,其中“1”代表健康,各個“0”代表生命中的事業、金錢、地位、權力、快樂、家庭、愛情、房子……紛繁冗雜的“0”充斥了人們的生活,“1”卻常常被忽略。而“1”一旦失去,所有浮華喧囂都將歸於沉寂。
這個比喻讓那些隻顧工作、忙於追逐財富而忽視自身存在的現代人感到震驚!人們往往為了工作而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甚至無暇休閑、運動和注意自己的健康,再加上常有的患得患失之心,精神上的壓力很大。這樣的情況,正是培養疾病的溫床。如果把疾病比做一支利矛,那好的生活習慣就是抵禦疾病的堅盾,使疾病在它麵前遁形,保持身體的健康狀態。
衡量健康的十大標準
世界衛生組織(WHO)曾提出衡量健康的十大標準:
有充沛精力,能從容不迫地擔負日常繁忙的工作。
處世樂觀,態度積極,樂於承擔責任。
善於休息,睡眠良好。
應變能力強,能適應環境的各種變化。
能抵抗一般的感冒和傳染病。
體重適中,身材勻稱,站立時頭、肩、臀位置協調。
眼睛明亮,反應敏捷,眼和眼瞼不發炎。
牙齒清潔,無齲齒,不疼痛,牙齦顏色正常,無出血現象。
頭發有光澤,無頭屑。
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人的理想壽命
生物學家認為,哺乳動物的壽命是生長期的5~7倍,人類的生長期是用最後一顆牙齒長出來的時間(20~25歲)來計算的。因此人的壽命應是125歲到175歲,平均年齡150歲,最低也應該是100歲。
0~60歲為生命的第一個春天,播種、耕耘、勞作。
61~120歲是生命的第二個春天,金色收獲,溫馨從容。
人類壽命的變化
有專家分析指出,19世紀初發達國家的人均壽命為35~40歲。而中華民族在各個曆史時期的平均壽命則是:夏代,18歲;秦漢,20歲;東漢,22歲;唐朝,27歲;宋代,30歲;清代,33歲;民國時期,35歲;新中國1957年,57歲;1981年,68歲。中國人口壽命一直呈上升趨勢。今天,上海、廣州等大城市的人均壽命已與世界發達城市相同,為76歲左右。
過去:人活70古來稀。
現在:活到80不算老,70還是正當年。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65歲以前——中年人;65~74歲——青年老人;75~90歲——老年人;90~120歲——高齡老人。
好習慣就是在儲蓄健康
改變不健康、不科學的生活習慣,建立一個科學的生活習慣是我們遠離疾病的必經之路,也是使身體真正健康長壽的根本保證。
對照以下健康專家給出的好習慣,看看你做到了幾項:
1.吃一頓營養的早餐
早餐是激活一天腦力的燃料,不能不吃。許多研究都指出,吃一頓優質的早餐可以讓人在早晨思考敏銳,反應靈活,並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研究也發現,有吃早餐習慣的人比較不容易發胖,記憶力也比較好。
2.不抽煙
抽一根煙會產生超過4000種化學物質,其中40餘種能致癌,吸煙者死於肺癌的人數是不吸煙者的16倍。戒除吸煙的習慣,不僅對自己的健康有利,也是對家人愛的表現,因為二手煙比一手煙還毒,已被WHO列為頭號致癌物質,而孩子往往是二手煙最大的受害者,超過四分之一的嬰兒猝死是因為父母吸煙,使嬰兒吸入二手煙引起的。二手煙也會增加兒童氣喘的次數,加重病情。
3.用餐時關掉電視
研究發現,兒童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通常容易導致肥胖,且會使收看電視的時間延長70分鍾。
4.每日5蔬果
1991年,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和健康促進基金會共同推動了這項全民營養運動。根據調查,多吃蔬菜水果的人,可以降低患癌症與心髒病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