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回憶(1 / 2)

在馮娟的記憶中,華奮強是第二次住醫院——

記得第一次住醫院是四十多年前,憶起這裏,不免要回到了年輕時插隊落戶的那段時光……

-

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華奮強和馮娟由於同屬一個國營工廠的子女,便都分到了qc縣永豐大隊。他們同在一個大隊,華奮強插隊落戶在第2生產隊,她在第3生產隊,兩個生產隊是緊鄰的。

插隊落戶的這一年是華奮強命運多舛的一年,父親華劍鋒被打成右派之後,母親由於丈夫的問題也受牽連被下放到五七幹校“勞動改造”,他的弟弟和妹妹也被送到sd的老家農村由爺爺、奶奶照看,華奮強一下子成了沒人過問的孤兒。他插隊落戶後因為是右派的兒子備受歧視。生產隊的重活、累活都叫他幹,所得的工分又少,根本不夠他吃,辛辛苦苦一年,等到年終時他還要倒欠生產隊的錢。

還好馮娟沒有忘記他這個兒時的玩伴,經常到他簡陋的房屋裏看望他,照顧他,時不時還從家裏帶些錢來貼補他生活之需,可以說,馮娟已是他生命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兩個年輕人由相互關心、照顧變成了相互愛慕。那時這兩個年輕人日子雖然過得清貧、累,但他們沒有絕望,他們常常苦中作樂。他們就這樣不知不覺地度過了幾年。

在那一段最艱難的日子裏,華奮強被生產隊派去大隊挖水渠,這是繁重的體力活。那時開挖水渠沒有機械設備,全靠人工,工作量大,每人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生活補助費卻隻有一角錢。繁重的體力消耗讓華奮強吃不消了,加之生活跟不上,勞累過度,他病倒在工地上了。工友們將華奮強送回家,就急著回工地趕工期去了,把華奮強一人扔在床上,沒人照顧。

那天華奮強發著高燒,在床上靜靜地躺了一天。一直到了晚上10點多,外麵突然刮起了大風,這在當地是極少見的。這場莫名其妙的大風,讓馮娟鬼使神差地感覺到華奮強到工地上去了,該到他的家裏看看,房屋的門窗是否被吹開了。馮娟頂著大風,好不容易地來到華奮強的居住地,她發現房屋門的確沒有關,她想關好門後再返回她的居住地。然而外麵的風越刮越大了,她想幹脆就在華奮強家睡一晚算了。當她打開電燈,發現華奮強已躺在床上,一點動靜都沒有。

她叫了幾聲:“奮強、奮強……”卻沒有得到任何反應。

於是,馮娟走到床前用手摸了摸華奮強的額頭,立刻感覺到了燙手,原來他在發高燒。她在華奮強的耳朵邊低聲呼喚了好幾聲,華奮強隻是蠕動了一下嘴唇,好像是燒糊塗了。馮娟認為必須趕快上醫院。可深更半夜的,外麵又刮著大風,她到哪去找人?馮娟隻能硬著頭皮,把華奮強背上,往大隊的衛生部走去。華奮強個子大,盡管生活艱苦,但他的體重不輕,以她那嬌小的身體,要在平常是很難把華奮強背起的。現在,她真是鉚足十二分勁,才將他背了起來。

外麵的風很大,馮娟艱難地背著華奮強深一腳淺一腳來到了大隊衛生部。好不容易把赤腳醫生叫醒。醫生看到華奮強已處在昏迷狀態,由於大隊衛生部醫療條件有限,表示無能為力,隻給他打了一針,延緩一下他的病情,隨即叫馮娟趕緊將其送往縣城醫院……到縣城醫院這可是幾十裏路的路程啊,那個年代的鄉村,沒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馮娟犯難了……但是為了救華奮強,她隻有咬牙拚命了,心想著就是硬扛也要把華奮強背到縣城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