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默生說:“家庭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再獨立的女人,也會在家庭中有著自己最溫柔的一麵,她願意放下自己華麗的妝容,甘願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為自己的家庭操勞四時變化的瑣碎。也願意,在家與工作前程的兩難選擇中,放棄自己為之努力很久的夢想,甘願洗盡鉛華呈素姿。因為,對於女人而言,家是需要用一生來經營的事業。
80年代,一部日本的電視劇《血疑》讓國內的觀眾記住了女主角大島幸子的扮演者,山口百惠。她13歲出道,15歲成為日本最受歡迎的女演員,20歲風靡東南亞,這個有著小虎牙的可愛女孩創造了當時日本最年輕的演繹神話。就當人們都在期待著,邁入21歲最好年華的她會為大家帶來怎樣的驚喜時,與三浦友和傳出婚訊的她,卻作出了隱退的決定。在無數歌迷的惋惜中,她在日本武道館舞台悄然離去。她所想要專注的,不再是備受萬人矚目的影視歌事業,而是她與三浦友和的家庭。
在山口百惠開始新生活的四個月後,她出版了關於自己21年跌宕起伏生涯的自敘傳《蒼茫的時刻》,她在書中將自己的21年經曆總結為“隨著大風小風成長起來”的,那些撲到她身上的大風、刺入骨髓的寒風、發自內心的狂風,都不曾讓她懼怕。剛強的她,用自己的21年寫下了一個卑微的私生女到明星的不凡經曆。剛強的她,也需要有那麼一個人來為自己擋風遮雨,而那個可以給她信心麵對接下來人生風雨的人,就是三浦友和。
在《蒼茫的時刻》中,她用一種溫柔的筆觸記錄下了自己對於三浦友和的滿滿信任。“那是三月七日。當天的雨像是在用鈍重的口氣對我說:今後的人生道路絕不是平坦的。在過分的緊張中,心頭又一次意識到正在微笑的他的存在的重要性,我抬起頭來瞧著他。”
在很多人的眼中,事業與收入都不及山口百惠的三浦友和,是高攀了她的。可對她而言,卻是如此幸運地找到了一個願意為她撐起傘擋風的人。包括三浦友和當年,也都是詫異於她對隱退的選擇。他認為,完全沒有必要在婚後退出演藝界。可山口百惠認為自己必須在演藝生命與家庭中作出選擇。她不願意兩人總是因為工作而無法經常見麵,更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因為父母的忙碌而被冷落。她寧願用最好的青春來經營屬於她與三浦友和的美滿家庭,來做這個家庭最堅實的守護者。
在女人的眼中,家庭的意義總是要大過生活中其他的全部總和。隻要是為了對的人,女人們的付出總是無怨無悔的。可是,對於女人而言,在愛情與家庭的事業中,我們同樣也不能失去了自己的底線。至少,我們不應該像當年的張愛玲愛胡蘭成那樣,為了愛幾乎放棄了自己所有的全部。
與山口百惠一樣,在破碎家庭中成長的張愛玲,同樣極其期待著可以遇見一個對的人,建立屬於自己的美滿家庭。為了能夠保持與胡蘭成的婚姻,她幾乎容忍了胡蘭成所有的見異思遷,可這並沒有改變他們婚姻以悲劇收場的命運。隻留下那一句,關於這段傳奇之愛的插曲:“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裏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並且在那裏開出一朵花來。”
家庭,是由一加一來組成的愛心起點,假設在這其中有一個人隻帶了半顆心,那麼這個家庭就無法獲得最牢固的基石。隻有兩個人願意用平等的愛來承當這個家庭的責任,他們所建築的家庭之屋,才能夠牢固地應對人生的風雨。
女人心經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對於男人而言,天下是他們所期望實現的大業;對於女人而言,能夠齊家她們已經覺得是自己最大的成功。